调整防控方案是为了更加科学精准
我要纠错【字体: 默认 】【打印【关闭】
来源:南方日报发布时间:2022-06-29 18:09:10

扶 青

第九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来了!

从2020年2月1日印发第一版,到当年9月15日推出第七版,再到去年5月14日更新第八版……两年多来,我国疫情防控方案不断调整、与时俱进,已成为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科学指南。此次修订之前,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在7个城市开展了为期4周的试点研究工作,同时参考了各地大规模疫情处置的实践经验。方案具有很强的科学性、指导性,具体主要有三大亮点:

一是优化调整风险人员的隔离管理期限和方式。透过两年多实践来看,防控方案的更新,主要是基于各地疫情防控工作实践以及不断积累的临床经验、科研数据,体现的是科学防控、精准施策的理念。今年3月份,国家卫健委已先行发布第九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明确规定对病例采取分类收治方式。此次防控方案将密切接触者、入境人员隔离管控时间“14+7”统一调整为“7+3”,特别是将次密接者变为“居家隔离7天”,是在优化诊疗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有利于更加科学合理地调配资源,用最小的代价实现最大的防控效果。

二是整合统一使用高、中、低风险区概念。长期以来,我们有两类风险区划定标准,一类是高、中、低风险地区划定标准,一类是封控区、管控区、防控区划定标准。这两类标准的划分有其内在逻辑,强调风险区类似于划分识别区,向外提醒注意绕行或注意防范,划分封控区的目的在于精准制导,对疫情实施精准阻击歼灭。但现实中,两种标准很容易造成认识上的混乱,而且可能导致地区防控政策衔接不顺。统一新的风险区概念,形成新的风险区划定及管控方案,有利于消除不同部门、不同区域之间的信息壁垒,形成统一高效的运转体系。

三是完善了疫情监测要求,明确了不同场景下区域核酸检测策略。近日,多地因重复核酸检测等问题被国务院警示通报,国家卫健委也强调“低风险地区、低风险人群、长期居家人群没有必要频繁进行核酸检测”。核酸检测的确是早发现的最科学、最有效手段,但也不能为了万无一失,就过度检测、无序检测。第九版方案对省会城市和千万级人口以上城市、一般城市、农村地区,分别明确了发生疫情后区域核酸检测的启动、终止条件及相应的核酸检测策略,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各地要根据实际情况因时因势优化调整,避免走向极端。

值得注意的是,第九版方案是对防控工作的优化,决不是放松防控,目标是更加科学精准。近一个月来,我国疫情防控总体形势向稳趋好,阳性感染人数持续下降,有疫情的地区数量也在减少,为优化调整防控方案创造了窗口期。但仍然要清醒看到,目前新冠疫情在世界范围内持续流行,我国面临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压力不断加大,防控形势更加严峻复杂。在这种情况下,决不能放松要求,而是要提高各项疫情防控政策的精准性、针对性、有效性,确保疫情早发现、早处置,从而实现“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

随着第九版方案公布,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违反“九不准”现象也开通了留言板。各地各部门要科学、精准执行国家统一的疫情防控政策,把该管住的坚决管住,该落实的坚决落实,该取消的坚决取消,不一致的措施限期清理,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责任编辑:马树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