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众力厚植就业沃土 |
【我要纠错】 | 【字体:大 默认 小】【打印】【关闭】 | ||
|
陈朋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根基工程。近日,夏日的毕业求职季正透露着一缕缕清凉。比如,不少地方准备在7月重启此前因疫情而延期的公务员考试和事业单位招考,有的地区大力开发“特岗计划”“三支一扶”等政策性就业岗位,有的创造性地打造青年人才“考研新城”,为外来学生提供生活补贴,有的地方甚至给外地生源毕业生提供一年的免费住宿。类似举措如同清露滋润着毕业求职的莘莘学子。
近期有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诸多利好信号频频释放。5月底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对吸纳高校毕业生的中小微企业,加大扩岗补助等支持。如此一系列的密集部署充分说明,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并正在积极推动高校毕业生就业。
作为对中央重要决策部署的具体承接,教育部、人社部及地方政府都在努力行动。教育部会同多家社会招聘机构,推出“24365校园招聘服务”,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意愿登记、简历制作、岗位查询、应聘面试、网上签约等全周期求职服务。推动落实“高校书记校长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督促高校领导班子成员主动走进园区、行业、企业,为毕业生挖掘更多岗位资源。目前已有2000多所高校领导通过实地走访、视频会议等方式,为毕业生拓展岗位114万多个、实习岗位44万多个。人社部、工信部、全国工商联等部门也走向深度合作,组织开展了“中小企业网上百日招聘”“民企高校携手促就业行动”等活动,尽最大努力推动高校毕业生就业。
各地方政府也在积极跟进,拿出各具特色的务实举措。比如,一些地方政府不断优化公务员招录、“西部计划”、国企招聘、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招聘、大学生征兵等就业项目,为推动就业做实事。其中,特别暖心的有:福州政府部门为毕业生提供免费住宿的“大礼包”;江苏省政府通过责任落实到部门的方式,拿出了简化求职就业手续、推进体检结果互认、深入开展就业见习等12条“一揽子”扶持政策;贵州省教育厅、人社厅提出的促进升学与就业有序衔接、扩大科研助理和订单班招聘规模、扩大就业见习规模等“二十条措施”也极具激励作用;重庆则通过企业院校政府协同合作等方式,支持新增投资向高校毕业生就业带动强的项目和领域倾斜,“真金白银”助力企业扩大招用规模。
作为推动毕业生就业的主体,高校也是铆足了劲。仅在5月份教育部组织的“就业促进周”活动期间,各地高校就举办线上线下招聘会1.7万多场,累计发布岗位信息超897万条次。还有不少高校通过打造实习基地、开设培训课程、提供心理疏导、安排企业现场教学等多重方式,尽最大努力帮助毕业生找到心仪的工作。
这说明,当前各方都在同向发力共同推动高校毕业生就业。对此,无论是毕业生本人还是其家庭,抑或是公众,都应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怀有信心。要看到毕业生就业仍有诸多利好。一方面,我国发展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就业问题,正在部署实施一系列促就业稳就业的举措,为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提供根本保证;另一方面,伴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深入发展,数字经济、平台经济、网络直播、网络文学等新的就业增长点不断涌现。这些因素持续发力,正在为高校毕业生就业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就业是永恒的课题,牵动着千家万户的生活,任何时候都要抓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是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的支柱,其就业问题既承载着个体人生价值的实现和家庭希望,也关乎国家长远发展和社会稳定。当前受疫情冲击和世界经济复苏动力较弱等因素的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一些困难,但是,“众人拾柴火焰高”。只要多方合力、攻坚克难,就一定能把当前已经呈现的诸多利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让更多毕业生找到合适的就业岗位。
(作者系江苏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社科院基地特约研究员)
(责任编辑:林楠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