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访社区加分: 违背教育公平的懒政
我要纠错【字体: 默认 】【打印【关闭】
来源:南方日报发布时间:2022-06-16 17:32:35

杨 悦

“迎宾社区为无访社区,根据上级政策,凡是户籍在该社区的中招考生,中招中第一志愿降3分录取。”河南省洛阳市偃师区迎宾社区6月13日发布《迎宾社区考生中招降分报名通知》,旋即引发舆论关注,14日偃师区教育体育局回应,已停止执行有关政策。媒体注意到,河南另有两县也出台过类似政策,南阳市唐河县、淅川县2019年5月发布《创建信访“无访”村(社区)实施办法(试行)》,倡导“信访问题解决不出村”,对有无访村户籍的考生降3—5分录取。

相关文件对无访村(社区)的定义是,行政村(社区)村(居)民年度内无赴京、省、市、县信访(含网信电访),并未勾勒出合理表达诉求和缠访闹访等滥用信访权利的行为之间的边界。如此不加区分,导致群众反映问题的渠道不顺畅,反而不利于维护信访秩序。建设无访社区,要在基层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机制上下功夫,靠的是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把问题解决在当地,实现前置防线、前瞻治理、前端控制,而不是滥用政策工具去堵别人的嘴。将一个社区、一个村紧紧联系到一起,信访者不仅会对自家孩子造成影响,还会影响别人家孩子加分,这种连坐制度反而会激发矛盾。

无访社区加分政策偏离了信访制度初衷,也违背了教育公平。加分政策是针对教育资源相对匮乏群体的补偿政策,是教育公平的需要。今天建设无访社区,用加分政策施加压力,明天招商引资,用分数予以鼓励,后天引进人才,赠送分数大礼包,类推下来是不是都顺理成章?很多考生在考试之前,就因为外界因素被甩在后面了,公平何在?对弱者的补偿变成个别部门的社会治理工具,很可能偏离政策导向。然而,教育公平被损害、教育工具化带来的后果,又由谁来承担、谁能承担?

教育,一头连着经济社会发展、国家民族前途,一头连着每一个孩子的命运、每一个家庭的未来,教育政策不该成为其他社会治理目标的附属品。我国普通高中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体制,中考招生考试由省级领导、地市或县区教育部门具体组织实施。政策制定过程中,不同部门有不同关注点和利益诉求,但加分项目和分值的调整,必须经过科学谨慎的论证、公示和审查,通过制度设计弥补教育资源不均衡问题,更好地实现教育公平公正。随意将“无信访”与“中招降分录取”挂钩,很容易引发人们对政策制定流程严谨性的担忧。

教育部2016年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大幅减少、严格控制加分项目,“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组织对本地区加分项目和分值进行清理和规范,取消不合理的加分项目”。试图通过加分政策“赋能”信访工作是违背教育公平的懒政,中考加分项目清理工作该“回头看”了。

(责任编辑:马树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