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治交友软件重在压实平台责任
我要纠错【字体: 默认 】【打印【关闭】
来源:人民法院报发布时间:2022-05-24 12:20:29

张淳艺

除了广大用户理性看待交友软件,提高防范意识,更重要的是压实平台责任,加大监管力度,切实保障用户权益。

给女主播刷了近1000元的礼物后,竟被对方“拉黑”了,而此前两人约定,刷完礼物后线下见面。这是某社交平台上一名用户近期的遭遇。这样的案例并不少见。

交友软件,大大满足了人们拓展社交的愿望。一些交友软件设置了匹配机制,可以帮助用户找到志趣相投的朋友。有些平时“社恐”的人,也能在软件上敞开心扉地聊天。不过,在交友软件风靡一时的背后,种种乱象也不容忽视。一些交友软件暗含“桃色”,色情交易屡见不鲜。一些交友软件逐渐沦为违法犯罪行为的高发地……对此,除了广大用户要理性看待交友软件,提高防范意识,更重要的是压实平台责任,加大监管力度,切实保障用户权益。

首先,落实实名注册。根据《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信息服务管理规定》,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提供者应当严格落实信息安全管理责任,按照“后台实名、前台自愿”的原则,对注册用户进行基于移动电话号码等真实身份信息认证。今年1月,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对该规定进行了修订,进一步强化了实名注册,“应用程序为用户提供信息发布、即时通讯等服务的,应当对申请注册的用户进行基于移动电话号码、身份证件号码或者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等方式的真实身份信息认证。用户不提供真实身份信息,或者冒用组织机构、他人身份信息进行虚假注册的,不得为其提供相关服务。”然而在现实中,一些交友软件的实名注册形同虚设。不仅注册时无需实名认证,随便用一张网图作为本人照片上传,平台也能在瞬间完成审核。对此,有关部门应加强监管,确保实名注册落到实处。

其次,净化网络环境。交友软件并非法外之地,一言一行必须恪守法律边界。平台一方面要加强“机器+人工”审核,采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对敏感词汇进行过滤,对于疑似诈骗行为予以反诈提醒。同时,推广社交监督员制度,通过有奖举报鼓励用户充当监督员,让色情、有害、违法信息成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责任编辑:林楠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