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联结城乡发展的桥梁
我要纠错【字体: 默认 】【打印【关闭】
来源:南方日报发布时间:2022-05-10 13:54:41

笃 鲜

继国家发改委提出“收缩型城市”的概念后,中办、国办在日前印发的《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中提出“人口流失县城”,再次引起广泛关注。《意见》从8个方面提出39项要求,为县城建设提供了全方位指引。

“郡县治民,从制则天下安矣。”截至去年底,全国1800余个县城及县级市城区人口约2.5亿人,占城镇常住人口总数近三成。发展好县城建设,关乎广大居民日益增长的发展需求能否得到充分满足,关乎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是否蹄疾步稳,关乎城乡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与可持续性。近年来,我国县城发展暴露出基础设施相对落后、联结城乡功能薄弱、人口流失较为严重等现象。此次两办专门出台文件,并采用“防止人口流失县城盲目建设”“严控撤县建市设区”等措辞,凸显了国家对县城建设的重视程度。

文件对县城建设的总体导向可以归纳为遵循规律、以人为本。比如,文件提到“有序引导人口向临近的经济发展优势区域转移”。对于一些人口流失较为严重的县城,确需严控建设用地增量、盘活存量,促进人口和公共服务资源适度集中,必要时引导居民向外转移,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不必一看到“人口流失”就惊慌失措,而应该尊重人口流动变化趋势。要注意的是,如果将文件理解为“鼓励撤出县城”,则与强化县城城镇化载体功能的要求相背离,而且撤出并不是解决县城人口流失问题的唯一途径,不宜以偏概全片面解读。

那么,既要充当城乡纽带强化联结,又要规避大城市虹吸效应,县城发展如何绕开人口流失陷阱?《意见》可以分为三个层次。首先是为县城规划发展方向,突出因地制宜。除了前文提到的人口流失县城,文件还为大城市周边县城、有资源或交通等专业功能县城、农产品主产区县城、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城分别作出规划,因势利导、突出特色才能更好地实现自身发展。

其次是对县城自身基础建设提出要求。在县中教育“塌陷”背景下,单纯禁止跨县区招生就能留住学生和家长吗?在缺乏规模企业、休闲场所十分有限的县城,返乡就业对青壮年劳动力的吸引力有多大?在交通不够便利的县域,有多少企业愿意投资入驻?看到人们的需求,积极作出回应,才能够留得住人。从培育发展优势产业扩大就业,到完善市政设施夯实运行基础,再到强化公共服务供给并提升人居环境质量,《意见》为县城“留人”提供了具体可行的方案。

《意见》还在强化县城“城尾乡头”的衔接功能上点题。一方面在硬件上加强城乡联结,提出了推进县城产业配套设施、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向乡村覆盖延伸的要求;另一方面打通要素流动渠道,包括全面落实取消县城落户限制政策、确保新落户人口与县城居民享有同等公共服务、保障进城落户农民的农村土地承包权等,为人们进城落户减轻后顾之忧。县城在充当城乡融合发展桥梁的同时,也将为自身发展注入动力。

(责任编辑:林楠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