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力开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新局面
我要纠错【字体: 默认 】【打印【关闭】
来源:南方日报发布时间:2022-02-24 10:44:36

南方日报评论员

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开发布《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紧扣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大战略八个方面重点工作,作出系统性重大部署,强调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和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突出年度性任务、针对性举措、实效性导向,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意见》的发布,对我们扎实做好“三农”工作,稳住农业基本盘,接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关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性、历史性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指出,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现代化。当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仍在蔓延,世界经济复苏脆弱,气候变化挑战突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任务极为繁重艰巨。从容应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推动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必须着眼国家重大战略需要,稳住农业基本盘、做好“三农”工作,接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再度聚焦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高度重视,彰显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关乎“三农”乃至党和国家事业全局的重大战略作用。全省各地各部门要深刻认识“三农”工作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以心怀“国之大者”的责任担当,扎实有力落实《意见》部署,奋力开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新局面。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系统工程,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综观《意见》明确的全力抓好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强化现代农业基础支撑、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聚焦产业促进乡村发展、扎实稳妥推进乡村建设、突出实效改进乡村治理、加大政策保障和体制机制创新力度、坚持和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等八个方面重点工作,充分体现了“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充分体现了统筹发展与安全,注重各项举措的协同性、针对性、接续性的政策理念。我们要坚持系统观念,不断完善政策体系、工作体系、制度体系,以更有力的举措、汇聚更强大的力量,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奋力开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新局面,要不断提高站位,全力抓好《意见》各项部署的贯彻落实。在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复杂形势下,强化保障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强化现代农业基础支撑,都是关乎“饭碗”、关系发展主动权的重大课题。要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落实“长牙齿”的耕地保护硬措施,大力推进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依靠自身力量端牢自己的饭碗,为应对各种风险挑战赢得主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关乎亿万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关系扎实推进共同富裕。要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完善监测帮扶机制,加大帮扶支持力度,促进脱贫人口持续增收,让广大人民群众生活更上一层楼。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要持续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大力发展县域富民产业,既抓好乡村建设,又夯实乡村治理根基,让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

奋力开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新局面,要坚持和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压实责任。“三农”问题历来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全省各地各部门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摆在突出位置,坚持走好中国特色乡村振兴之路。持续强化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责任,建强党的农村工作机构,充分发挥各级党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对“三农”工作牵头抓总、统筹协调等作用,一体承担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议事协调职责,深入抓好“百县千乡万村”乡村振兴示范创建,抓点带面推进乡村振兴全面展开。持续加大政策保障和体制机制创新力度,扩大乡村振兴投入,强化乡村振兴金融服务,加强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抓好农村改革重点任务落实,探索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径,汇聚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

今年是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重要一年,我们党将召开二十大,守好“三农”基础,发挥好“三农”工作的“压舱石”作用,责任重大,意义重大。全省各地各部门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上来,紧紧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一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强化担当、扎实举措,注重实效、久久为功,不断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奋力开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新局面,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责任编辑:马树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