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富裕绝不意味着可以“躺平”
我要纠错【字体: 默认 】【打印【关闭】
来源:南方日报发布时间:2022-02-18 17:18:08

丁建庭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现在,我们正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也到了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历史阶段。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须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为人民谋幸福的着力点,不断夯实党长期执政基础。”

共同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而是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于是,有人就认为这下可以“躺平”“躺赢”“等靠要”了,也有人认为政府要搞“平均主义”“福利主义”了。果真如此吗?2月1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在新闻发布会上澄清了类似模糊认识,明确指出共同富裕要靠共同奋斗,“人人参与、人人尽力”,同时需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地推进共同富裕,“即使将来发展更好、财力更雄厚了,也不能提过高的目标、搞过头的保障,坚决防止落入‘福利主义’养懒汉的陷阱”。

幸福生活都是奋斗出来的,共同富裕也要靠勤劳智慧来创造。中国人民自古就明白,世界上没有坐享其成的好事,要幸福就要奋斗。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既要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创造和积累社会财富,又要防止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目标,首先就要通过全国人民共同奋斗把“蛋糕”做大做好,只有人人奋斗、人人努力、人人尽力,才能真正实现人人享有、人人富裕。道理很简单,共同富裕等不来,也喊不来,必须是拼出来、干出来的。这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要稳步朝着这个目标迈进,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勤劳致富观念,鼓励全体劳动者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创新创业创造迈向幸福美好生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不能做超越阶段的事情。”从长远来看,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在动态中向前发展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这就要求我们坚持从国情实际出发,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脚踏实地、久久为功,把保障和改善民生建立在经济发展和财力可持续的基础之上,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所谓“尽力而为”,就是要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用心用情用力办好民生实事,以更大的力度、更实的举措提高全体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认同感。所谓“量力而行”,就是要清醒地看到,我国发展水平离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必须统筹需要和可能,按照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循序渐进,不能好高骛远、吊高胃口,作兑现不了的承诺。

“治国之道,富民为始。”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样,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一个总体概念,是对全社会而言的,既不是所有人都同时富裕,也不是所有地区同时达到一个富裕水准,不同人群不仅实现富裕的程度有高有低,时间上也会有先有后,不同地区富裕程度还会存在一定差异,不可能齐头并进。对于各地党委、政府来讲,在推动共同富裕的过程中,就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具备条件就要尽力去做,重点是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保障建设,重在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特别是在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领域精准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同时要切实兜住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底线。

说到底,共同富裕是一个在动态中向前发展的过程,既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也不是养懒汉的“福利主义”,每个人都不可能“躺平”或“躺赢”。只有脚踏实地、苦干实干,水滴石穿、久久为功,才能稳步实现共同富裕目标。

(责任编辑:林楠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