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把“说了”当“做了” |
【我要纠错】 | 【字体:大 默认 小】【打印】【关闭】 | ||
|
汪伟
近日,沈阳市一位领导在某次会议上质问参会干部:“我们中是不是有些人把说了当成做了,把做了当成做成了,把做成了当成做好了?”直击灵魂的发问,点出了基层工作中一些问题,值得深思。
把“说了”当成“做了”,是形式主义在基层工作中的直接表现。一些干部表态多、调门高,行动少、落实差,上级领导部署“五项任务”,他们马上就能弄出“六大举措”。但实际上,举措悬在空中,行动停在嘴上。更严重的是,一些人摆拍照片,虚报数字,欺上瞒下,把工作彻彻底底变成了口头汇报和做表面文章。
把“做了”当成“做成了”,表面看是工作作风不严不实,实际上是更隐蔽的形式主义。这是慵懒散作风的外显,危害性更大。一些干部刚开始做某项工作,就已经开始准备总结材料、成功经验。
把“做成了”当成“做好了”,也是形式主义的一种体现,是工作落实的“最后一公里”出了问题,是缺乏精益求精、较真碰硬态度的具体体现。一些工作表面看完成了,甚至汇报材料写的是“做好了”,但效果评估不理想,群众不满意。基层工作千头万绪、错综复杂,干好基层工作需要有一颗“绣花心”。
干工作重在抓落实,抓落实重在后面的“实”。当前,改革发展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时间紧、任务重、矛盾多、困难大。面对新形势,干工作既要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又要勇于担当、迎难而上,善于结合实际创造性地推动工作。
扪心自问,有多少基层干部听到这个问题会脸上火辣辣?

(责任编辑:马树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