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谢宇案讨论不能失焦
我要纠错【字体: 默认 】【打印【关闭】
来源:南方日报发布时间:2020-12-25 15:54:17

维 辰

12月24日,福州中院公开审理吴谢宇弑母案,“北大吴谢宇弑母案开庭”挂上热搜。话题中除了开庭最新进展,都强调了“北大”,甚至以“北大学子”直接代指吴谢宇。

这让人想起去年吴谢宇落网时,“北大学子弑母案嫌犯被批捕”也曾轰动一时。数据显示,彼时公众平台高热度的推文中,标题都带有“北大弑母案”“弑母北大男生落网”等字眼。这无不印证了“北大”标签更能带动情绪,更能吊人胃口,更能广泛传播。

在北大标签渲染下,一口流利英语、对黑洞等学术问题的探讨塑造了吴谢宇的学霸人设,这种形象吸引了不少粉丝,有网友将吴谢宇当作“学神”崇拜,甚至对嫌疑人展现出过度同情与宽容。除吴谢宇本人外,作案工具、藏尸细节、监控布置等作案手段被看作“高智商”体现,赋予暴行审美价值,这何尝不是价值观扭曲的表现?

北大学子是既定事实,但从目前披露的信息来看,北大作为背景信息,与犯罪这一核心事实没有必然联系,故而不该大肆渲染甚至标签化,充当吸睛工具。

以“北大学子弑母案”取代“吴谢宇弑母案”不仅使案件失焦,还会造成对北大的污名化,甚至催生对高等教育的悲观情绪。“这就是北大培养出的高材生?”有人将“北大弑母案”“复旦投毒案”“清华铊中毒案”作为例证,来证明高智商犯罪的普遍,这是对高等教育的抹黑。

北大作为我国顶尖学府,在无数憧憬中被奉为“神坛”,意味着这里的学生要远超一般标准,甚至接近完美要求。人们固执地以为,他们不仅单纯乖巧、成绩优秀,而且是人品极佳、道德完好。基于此,北大学子送外卖、卖猪肉都能引发关注,当想象与刻板印象受到冲击时,就会产生认知不协调,继而会产生互联网上这种夸张渲染的做法。

然而,这是经过某种筛选产生的结果,是典型的幸存者偏差。正因为普通人犯罪太普遍,不符合重要性和显著性的新闻价值要求,才凸显了案件元素的稀缺性。但将小概率事件看作普遍,就落入了以偏概全的误区。

在弑母这种具有伦理冲突的恶性案件中,我们要审慎使用名校标签,聚焦更多值得关注的问题。语言表述会影响思维方式,如果都去追问北大学子怎么会弑母,就会导致讨论失焦,忽略了嫌疑人个人背景、行为动机等核心事实。去掉标签的误导,让吴谢宇案给人更多心理健康、家庭关系方面的反思,或许是更有价值的讨论。

(责任编辑:马树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