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会场上让人“抬头”的力量
我要纠错【字体: 默认 】【打印【关闭】
来源:红网 发布时间:2020-12-24 09:05:00

汪东旭 

最近参加一次会议,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领导在台上讲话,如果是全盘念稿子、照本宣科,下面往往都低着头,看资料、看手机甚至走神的大有人在。但如果领导从材料中走出来,针对当下的重点难点工作,陈述现象、提出问题、分析对策,不一味读稿念稿,则听会的干部大多会抬起头来。对各级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而言,应该读懂这种让人“抬头”的力量,读出务实的作风,读出干事的方向。

低头或抬头,是会场上的一个小细节,但细节背后,却折射会风、反映开会的效率。从实际工作情况来看,一些会议全程都是上面读文件、下面听会议,波澜不惊、四平八稳,导致下面的基层干部昏昏欲睡,会议的实效性大打折扣。而一旦领导干部愿意做出改变或者创新,从材料中跳出来,在强调文稿材料要求的基础上,说一些材料之外的内容,多一些与会者关心、感兴趣的工作实践,则能调动与会者的兴趣和注意力,更好实现开会的目的、提升会议的质效。

会议是推进工作的有效载体。会场上“低头”与“抬头”的细微区别,同时表明,基层干部反对开照本宣科、昏昏欲睡的会,渴望开有效的会、务实的会,听一点会议材料之外的声音。这种声音,不是全程念文稿,而是对文稿中的一些事项作解读、一些工作作阐释;或许是从材料中发散出来,把会场上的工作与会场外的改革发展事业结合起来,启迪思考、引人深思;更或许是跳出材料的范围,把材料没表达出的重点进行单独的要求和强调。无论是哪种情况,都传递着基层干部的一种心声:开会要有所收获。

开会要有收获,这是基层干部朴实的愿望,也是一种务实的作风、实干的精神。但实际工作中,会场上的形式主义作风仍然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基层领导干部,白天来不及处理本单位的事,总是疲于奔赴各大会场。而到了会场坐了半天,发现会议的内容,明明就是一份通知、一份材料就可以说清楚的。既然如此,为何还要把基层干部集中起来,难道仅仅是为了表明“高度重视”、传导“责任压力”?

会议照本宣科,导致基层做了许多无谓的事,增加了开会的时间成本,消磨了干事创业的精力热情,应该坚决摒弃。岁末年初,又到了总结全年工作、谋划下步发展的时节,各地将集中召开全年总结会、工作务虚会、述职述廉会等等。在召开这些会议时,要善于从材料中跳出来,针对基层的诉求和期盼,少些照本宣科、多些干货硬货,多些让人“抬头”的力量,少些使人昏昏欲睡的枯燥,让基层在宝贵的会议中明方向、聚共识、解难题,切实为推进下一个五年事业进步发展汇聚更多正能量。

(责任编辑:马树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