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墓短视频”
我要纠错【字体: 默认 】【打印【关闭】
来源:南方日报发布时间:2020-12-22 09:55:36

编者按 一手拿相机,一手举探照灯,拍摄者独自向漆黑的古墓深处走去……近年来,惊险刺激的探墓类短视频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互联网平台上。有网民说看这类短视频“涨知识”,也有人担心容易引发效仿,有损毁文物的风险。对此,你怎么看?

古墓岂能“想探就探”

■何勇海

“探墓短视频”满足了大众对古墓的好奇,有一定的文化普及意义,也有利于唤醒人们对文物的保护意识。但不可否认,这类短视频的负面影响更大。

从文物安全上说,没有专业的考古人员在旁引导与监督,一般人缺乏文物保护意识,很可能破坏墓葬本体和墓葬内文物。特别是那些没有经过正式考古发掘的古墓,一旦吸引更多人加入到探墓行列,破坏文物的风险就更大。

从传播内容上看,“探墓短视频”讲解普遍较为肤浅,因为博主基本不是学考古学、历史学的专业人士,只能当网络资料的“二道贩子”。有的博主为吸引受众,习惯性哗众取宠、张冠李戴,或片面宣扬经济价值,这些都会误导受众。

还令人担心的是,“探墓短视频”或许会给盗墓贼“领路”。据报道,此类短视频的内容五花八门,既有作为景区开放的帝王陵墓,也不乏人迹罕至的“野墓”。有的“野墓”甚至尚未核定为文保单位,处于乡野之中。未经允许随意曝光“野墓”位置,会不会引来盗墓者?实在不好说。

由此观之,绝不能“想探就探”。

文物保护亟待升级

■贺 成

“探墓短视频”受网友关注,这从一个侧面说明,文博主题仍是自媒体时代大众兴趣的焦点。毕竟平时大家都在看那几座国保单位帝陵,难免会审美疲劳,如今能看到以前听都没听说过的“野墓”,好奇心得到满足可想而知。

尽管一些专家表示“探墓短视频”不宜提倡,但受好奇心使然,此类视频不会销声匿迹,简单禁止也于法无据。而且,这也反映了监管无法面面俱到的短板,几年前就已经颇为流行的“走陵”现象,已经点出了田野文物缺乏保护的窘境。

文物保护,宜早不宜晚。一些文物一旦遭到破坏,一是很难修复,二是修复了,价值也打折扣了。因此,相关部门应加大对一些田野文物的保护力度。

一方面,应该出台规范野外陵墓研学旅行的指导意见,规范民间行为;建立“黑名单”制度,对危害文物安全的个人和组织进行处罚;加强宣传文物保护知识和法规,让群众懂得如何保护好文物并自觉参与其中。

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做细田野文物普查摸底,对低级别或者无级别文物安装微型监测终端,实现只要有人触动或者移动文物,就能立刻将定位信息传输至监控室,及时处置,从而避免一些地方冷冷清清,让人钻了空子。

不如积极顺势而为

■青的蜂

笔者也曾看过一些“探墓短视频”,发现许多博主喜欢探访的大都是“野墓”。这类墓葬与其他位于田间地头的文物一起,叫做田野文物。保护田野文物的责任,一般落在基层的文物管理所上。但揆诸现实,多数管理机构对文物的保护都难如人意。

这是因为在许多地方,都面临资金有限、保护手段有限、人才队伍有限等老大难问题,无法覆盖所有田野文物,有的地方还是以人力巡防为主,导致田野文物保护捉襟见肘。特别是在陕西等文物大省,文保工作者数量和文物数量不相匹配,很难全面覆盖到位。

我们当然希望田野文物能得到巨细无遗保护,但当“覆盖式管理”成为一个难题,我们只能转而寻求其他解决办法。一些“走陵”“探墓”现象屡禁不止,转换思考角度,或许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有人建议把有一定粉丝基础的短视频博主组织起来,引导他们成为弘扬文化自信、普及文物知识的新媒体力量。窃以为是个不错的主意,利用互联网和网络大V的力量,将田野文物搬上“云端”,既能帮助人们强化文保意识,也能让大V们发挥能量、体现价值。如果他们得到足够专业的训练,未尝不是保护田野文物的拓展手段。

(责任编辑:马树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