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不到“零浪费”,可以做到少浪费
我要纠错【字体: 默认 】【打印【关闭】
来源:工人日报发布时间:2020-12-15 11:14:36

李英锋

在北京北锣鼓巷,一家“零浪费无包装商店”引人注目。商店货架上一个小玻璃罐,装着店主6个月生产的所有垃圾,不到0.5公斤。这样“零浪费”的生活,店主已经过了4年多。(见12月13日《新京报》)


“零浪费”是一种生活理念和方式,发源于欧美国家。上述新闻中的这名店主是一名90后女孩,受此理念影响,也开启了自己的“零浪费”生活,且已经达到了一定“境界”,实现了影响力输出。


“零浪费”生活的终端输出结果或直接表现形式是产生微量垃圾,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在生活过程中少制造生活垃圾,严格控制甚至杜绝不必要的消费,充分释放各类生活物品的价值,拉长它们的使用寿命,同时尽量实现循环利用。不难看出,“零浪费”生活理念与节约、低碳、环保的绿色生活方式有很多契合之处,也可以说,前者是后者的极致版。


上述“零浪费”生活尽管是小众行为、个性现象,但对于更多人来说不乏启发意义。我们不必像完全照抄“零浪费”践行者的生活和行为,但可以学习他们的理念和行为方式,在生活中的诸多环节做好垃圾减量和分类。我们或许做不到“零浪费”,但完全可以做到少浪费、不浪费。比如,剁手党们在下单前不妨拨一拨脑子里的“零浪费”之弦,自我评估一下哪些东西是真正需要的,哪些东西买了之后用处不大甚至可能会被束之高阁。消费更理性,就会少一些“尾款人”的压力,也会为垃圾减量、低碳生活多出一份力。


事实上,“零浪费”生活理念对于落实诸如“限塑令”等旨在保护生态环境的举措也大有助益。如果消费者能够普遍减少对塑料袋的使用和依赖,养成自带或循环使用购物袋、购物篮的习惯,从源头上减少对塑料袋的需求,那么这种变化也可以传导到限塑的各个链条,助力限塑达到更好的效果。


“零浪费”理念还可以促进生活垃圾的循环利用,提高生活垃圾的家庭消化率、利用率,提高垃圾分类的准确性,减轻垃圾分类的入口压力和后续处理压力,长远看,还能帮助缓解“垃圾围城”,降低社会治理、运行的成本。


合理控制生活垃圾输出,人人有责。如果越来越多的人有了“零浪费”或“少浪费”意识,就可以在节约资源、环境保护、文明培育等方面形成强大的社会力量,促成实实在在的改变。


(责任编辑:林楠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