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圈”,让更多人珍视和保护测量等公共设施
我要纠错【字体: 默认 】【打印【关闭】
来源:工人日报发布时间:2020-12-15 11:13:53

杜鑫

测量、监测、观测等公共设施里藏着国家的天文地理“密码”,无数的科研人员通过解读这些“密码”助力国家建设、为百姓生活提供便利。“破圈”,让更多人认识到身边这些公共设施的重要,动员更多人珍视且保护它们,确保它们以及凝结在它们背后的科研人员的劳动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发挥应有作用。


据12月11日《工人日报》报道,各省份近10年普查测量标志12.3万座,状态完好的有8.1万座,纳入普查的测量标志损毁率达34%。除了自然损毁,大量测量标志因工程建设遭损毁失效,严重影响了测绘活动的开展,加强保护工作十分必要和紧迫。


测量标志是标定测量控制点位置的标记物的通称,每一个测量标志都对应着一组精确的测量成果数据,它们可以为国土空间规划、交通等各项工程建设,乃至飞船返回地球,提供空间定位。比如,不久前给珠峰测量“身高”,就需要依托于测量标志提供的定位。


与此同时,在更宽泛的领域,如地震监测、气象观测、环境监测、海洋观测等,其监测、观测数据同样都与我们的经济社会发展和百姓生活密切相关。比如,地震监测设施是获取真实可靠地震信息的基本保障,是开展监测预报及防震减灾各项工作的重要基础;气象监测站可以监测风力、气温、降雨量等指标,为天气预报、气象防灾减灾等提供依据。


而近年来,测量、监测、观测等公共设施在一些地方遭到不同程度损毁或干扰,有的地震监测台站屡屡受到干扰,有的气象观测站因人为破坏不得不频频迁移,有的空气环境自动监测站点采样平台及周边环境受到人为干扰。除了相关设施分散在户外、容易受风雨侵蚀等自然因素影响外,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这些设施得到的重视不足,受到人为损毁或干扰。


一方面,由于科普、宣传不到位等原因,很多人不了解甚至不知道测量、监测、观测等公共设施的重要作用。不少损毁、干扰相关设施的行为,多是无心之失。比如,有人放牛时将绳子拴在地震监测设施上,导致设施挪动;有人往雨量筒里扔石子,干扰了测量的精准。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尽管生活中离不开天气预报、导航地图等,但对其背后起支撑作用的公共设施却并不了解。


另一方面,这些公共设施往往不能直接带来经济效益,甚至可能与经济社会发展有一定“冲突”,因而受到忽视。比如,随着城市的发展,无线电信号、高楼都可能会干扰气象观测站;在地震监测设施附近挖水井,会影响监测设施的运行。而当这些公共设施与经济发展、人们生活需要产生“冲突”时,这些设施往往很“弱势”,不少地方出于政绩的考量,缺乏保护相关公共设施的动力。


保护测量、监测、观测等公共设施,当务之急是要让知识“破圈”,即通过多种途径,让外界了解其重要性,在全社会营造保护这些公共设施的浓厚氛围。比如,科研人员可以走到百姓中宣讲,学校可以加强相关知识的普及,相关部门可以建观景型标志点等,让大众尽快熟知这些公共设施的样貌、作用、保护常识等。


同时,保护这些公共设施牵扯到方方面面,不能单靠一个部门或一个地方的力量。比如,在工程建设开始前,需要各相关部门坐在一起对规划的科学性进行商讨,将保护前置。在治理复杂原因导致相关公共设施被损毁问题时,需要监管的合力。实际上,国家层面的通盘考虑、政府部门的重视,就是十分有力的宣传,比如,2020年全国自然资源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完善测量标志保护机制”,不少地方都开展了自查、保护的行动,客观上起到向全社会推介和强调保护相关公共设施重要性的作用。


测量、监测、观测等公共设施里藏着国家的天文地理“密码”,无数的科研人员通过解读这些“密码”助力国家建设、为百姓生活提供便利。“破圈”,让更多人认识到身边这些公共设施的重要,动员更多人珍视且保护它们,确保它们以及凝结在它们背后的科研人员的劳动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发挥应有作用。


(责任编辑:林楠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