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青春增添向上的底色
我要纠错【字体: 默认 】【打印【关闭】
来源:人民日报发布时间:2020-12-15 10:51:38

张亚丽

“特色”成为教育资源,不仅能为思政课引来源头活水,也让课程有了更多个性化的“打开方式”。


嫦娥四号探测器系统总设计师、火星探测器总设计师孙泽洲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一场讲座,成了青年学生的大型“追星现场”。大家带着对中国深空探测的惊叹和好奇踊跃提问,孙泽洲则鼓励同学们与中国航天一样越飞越高。


科学家的一场讲座缘何引发如此“追捧”?不难看出,青年学生们“追”的是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勇气,“捧”的是心系祖国、接续奋斗的情怀。这也为高校创新思政教育打开了思路:让课程设计对接学生兴趣、宏大情怀对接微观切口,让信仰的力量在青年学子中引发共情共鸣。


如何发掘兴趣点,使思政教育既有内涵,又能“解渴”?深挖特色文化富矿,成为许多高校共同的选择。南航的这场讲座就是结合学校的特色,进行思政教育的尝试之一。在党课上,聆听中国航空之父冯如的铿锵誓言;在航空航天馆里,走近一架架退役飞机,感受搏击长空的家国情怀;在日常学习中,磨砺投身祖国航空航天民航事业的本领……一幕幕场景,勾连起航空报国精神在思政教育中的生动诠释,引领着青年学生铭记跨越时空的初心,激发他们爱国报国、为国铸器的拳拳之心。尤其是在科技自立自强成为国家发展战略支撑的当下,这样有特色的思政教育更有时代意义。


类似的实践还有很多。比如,西安交通大学大力弘扬西迁精神,引导学生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在中华民族复兴伟业中发光发热。“特色”成为教育资源,不仅能为思政课引来源头活水,也让课程有了更多个性化的“打开方式”,讲到了青年学生的心坎上。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作用不可替代。近年来,随着师资的壮大、教材和教法的更新,思政教育日益出新出彩,在青年学子中入脑入心。音频党课成了年轻听众热追的“网红思政课”、各地高校思政课名师工作室应运而生、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步伐持续加快……种种探索掀起阵阵热潮,把有意义的道理讲得有滋有味,增强了思政教育的实效。


后浪奔涌,青春的力量象征着希望,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社会的价值取向。这也对思政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不断创新探索,做好青年学子成长路上的引路人,为奋斗的青春增添向上的底色。


(责任编辑:林楠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