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存话费送手机”街头骗局猖獗,别让骗局又连着僵局
我要纠错【字体: 默认 】【打印【关闭】
来源:南方都市报 发布时间:2020-11-26 11:29:56

罗志华

近日,央视财经频道报道,浙江东阳警方于今年9月侦破一起“预存话费送手机”诈骗案件。南都“记者帮”此前也接到多位广州市民反映类似遭遇,并对市区内多家类似手机店铺进行暗访,发现在海珠区、越秀区的商业街均有类似手机店存在,且上当受骗的消费者不在少数。但无论是在广州还是在浙江,由于店铺转手很快,店主不知所终,调查容易陷入僵局。

上街购物,抽奖是再正常不过的商业行为,且“预存话费送手机”过去也很常见,根据生活经验,消费者抽中一部手机或平板电脑,没有无故不要的道理。谁能料到,一个正常促销活动经骗子包装改造后,却变成了一场骗局。再加上托儿对“运气真好”的中奖者又是夸赞又是祝贺,把假中奖搞得像真事一样,这实质上是给消费者灌“迷魂汤”,让消费者感觉机会失之可惜。

此外,手机一两千、预存话费四五千,这样操作看似不合理,但在“话费返还”这个包装之下,也容易让人失去判断力。至于消费者可能因手头紧而拒领奖品,骗子早就借第三方消费贷平台设计了应对之策,查看信用积分看似为了兑奖,但暗地里却是为贷款套现服务,一个网贷的坑不仅早就挖好,而且掩饰得极难发现。可以说,该骗术既利用了人的心理弱点,又招招设计精巧。

骗局之后,调查和处置容易陷入僵局,与一些客观原因导致调查取证困难有关。比如,骗子行骗玩“快闪”,搞“短平快”,他们承包一家店面,做一段时间的生意,骗一些人之后就卷铺盖走人,换地方故伎重施。由于他们有善变之身,消费者发现受骗之后再倒回来理论,往往店面虽在,人却换了一拨,找不到维权的对象,纵使监管部门出面,但寻找这些骗子需要耗费大量时间与精力,是否划算,也得权衡。假如执法既没有一究到底的决心,又缺乏好方法,当然容易陷入僵局。

但行骗与打击行骗,本就是一场竞争,假如调查取证等难题无法化解,骗子就会越来越猖獗,消费者权益就难以得到保障。要想严惩骗子,执法除了要狠,更要使巧劲。店铺转手很快,虽然对寻找骗子构成一定的障碍,但承包店面有合同,商业往来有资金,利用第三方消费贷平台行骗,钱款也有具体的流向,只要在这些线索上深入挖掘,查获骗子并不困难。

消费者不仅是直接受害者,而且还置身现场,掌握着第一手资料,有条件做自身权益维护的第一责任人。加强防骗宣传,大幅提高消费者的辨识与防范能力,摒弃贪小便宜心理,才能让消费者更好地避开类似消费陷阱。但消费者是一个庞大的群体,不可能让每个消费者步调一致地提升防骗能力,治理与防范这类骗局,还需要监管与打击持续发力。骗术虽然千变万化,只要及时更新监管方式,总有办法化解僵局。

(责任编辑:马树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