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医生之手贩毒照见规则失守之害
我要纠错【字体: 默认 】【打印【关闭】
来源:法治日报发布时间:2020-11-25 09:48:42

罗志华

据《新京报》近日报道,前不久,河南省台前县人民法院宣判了一起贩卖毒品案,两名毒贩利用癌症晚期病人,在10个月的时间里,以镇痛为由从一医院套购管制麻醉药品盐酸二氢埃托啡舌下片4581片,贩卖获利。涉案的大部分药品是经该院区普外科医生林某开具“红处方”后流出。由于盐酸二氢埃托啡能够使人形成瘾癖,属“其他毒品”,多名涉案人员被判贩卖毒品罪,其中,林某被判有期徒刑7年,其余几人被判有期徒刑8年到12年不等。

部分特殊药品从医疗机构或药店流出,摇身一变成为毒品,是近年来始终没有断根的一种现象。但无论是借医生之手贩毒,还是医生直接参与其中,抑或从药店分散购买药品后加工提练成为毒品,无不存在一个共同的特点,即相关规则失守,起不到警示与防范作用。

药品既能治病,也能致病。部分特殊药品既能解除患者的剧烈疼痛,也能成为毒品,医生是否遵守规则,决定了药品究竟发挥何种作用,以及是否存在滥用现象。在这起案件当中,规则多处失守,是导致案发的重要原因。比如,不具备权限的医生开具“红处方”、未实际住院的患者仍能开出管制药品、药品由他人代领无需核验身份、超说明书使用管制处方药、患者可以长期离院“挂床”等,都是规则失守的具体表现。假如不是规则层层失守,管制麻醉药品断然到不了毒贩手中。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麻痹思想,是导致规则被忽视的根源。在现实的诊疗过程中,有人会认为,时时遵守规则,既累且烦,偶尔违规操作,并没有看到明显的影响,因此存在马虎懈怠心理。有人则为了追求便捷与效率,在规则面前打折扣,或人前讲规则,人后违反规则;或出于善意,好心办坏事。在这起案件当中,医院管理混乱、医务人员的规则意识不强,是规则失守的主要原因。除此之外,医生出于“临终关怀”考量,给癌症晚期患者超量使用止痛药,也是医疗系统普遍存在的变通做法,表面上看是帮助患者,实则埋下巨大的隐患。

遵照规则行事,既是医疗机构需要守住的底线,也是医务人员最基本的职业素养。并不是每次规则失守都带来严重后果,但经常让规则失守,出现严重后果就会成为一种必然。不仅借医生之手贩毒如此,其他医疗事故和案件也同样如此。医疗机构如何处置违规操作,同样可以看出规则意识的强弱,如果对未造成后果的违规操作网开一面,甚至为有惊无险感到庆幸,那么也将助长不按规则行事的侥幸心理。

患者对待规则的态度也至关重要。有不少医患纠纷,正是因为一方坚守规则,另一方要打破规则而引发。医务人员按章行事,有时会被患者看作多此一举,甚至是为难自己,并对此颇多怨言。也有患者到药店购买时,对购买含麻黄素成分的药品需查验身份证不予理解和配合,并将不提供处方即能买到处方药视为一种“便民举措”。殊不知,这方面搞变通,同样会给药品滥用甚至制毒贩毒以可乘之机。

此类案件,对于医改也颇有现实指导意义。目前,网售处方药放开在即,一些人以电商思维来看待处方药,认为处方药管得太死,不利于患者通过网络便捷地获取,就应该像其他商品那样便捷地网购处方药。殊不知这些想法和做法,忽视了处方药是医疗服务、要遵循处方管理制度等规则。因此,网售处方药放开之前,既要科学制定规则,更要严格执行规则,两者缺一不可,否则,规则失守在线下所导致的危害,就有可能在线上重现,并且互联网具有隐匿性和跨区域等特点,还会放大危害。

法治社会就是规则社会,直接关乎生命与健康的医疗系统,更是须臾离不开规则,这就需要医院和药店在实施内部管理时,都要将规则摆在前面,也需要医生、患者、社会民众等,除了自身遵守医疗规则之外,还要理解和尊重按照医疗规则行事的人。唯如此,方能筑牢规则堤坝,维护好医疗秩序和用药安全。

(责任编辑:马树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