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迟退休应积极、稳妥推进
我要纠错【字体: 默认 】【打印【关闭】
来源:环球时报发布时间:2020-11-23 11:02:28

穆光宗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明确提出:“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延迟退休终于尘埃落定,进入实操阶段。

放眼全球,延迟退休是当今发达国家的潮流,这是为适应人口老龄化和健康预期寿命延长的形势,为应对养老金支付压力增大而劳动年龄人口减少、人口赡养比不断攀升而低年龄组健康老年人一般有“老有所为、老有所用甚至老有所成”的愿望,综合考虑不得不采取的重要举措。中国作为早熟的少子化老龄化国家,面临着特殊的多重挑战,延迟退休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延迟退休毕竟关系到全国人民的切身利益,须充分考虑到各行各业劳动者的诉求,谨慎、稳妥地推进。

首先,是考虑到行职业差异性。不同的行业和职业对劳动者的体能和技能有不同的要求。有些重体力的危险工作对劳动者的体能要求较高,对工作寿命和退休年龄有严格要求,不宜晚退。有些轻体力、低技能含量的工作则可以酌情晚退或者雇用、聘请低龄的健康老年人。我国60-64岁低龄老年人口大概有8000万,这是一笔丰厚的老年人力资本,蕴藏着巨大的老年人口红利。

其次,是承认人口异质性的事实,给潜在退休者预留“退休选择空间”,保持足够的弹性。譬如到60岁有权利申请退休,但国家鼓励晚退,最晚可以工作到65岁。要充分尊重考虑到健康状况和工作能力的差异性的退休意愿以及用人单位对工作强度的不同要求,从中进行平衡。

再次是利用经济杠杆来引导人们的退休行为,以“利益预期差”来驱动人们选择晚退,这样有助于最大限度减少社会摩擦和冲突。像法国、西班牙等国都爆发过反对延迟退休法案的大游行。中国在延迟退休制度试水过程中要反复检验社会的抗压能力,完善好顶层设计,这方面中国有“后发优势”。

最后,延迟退休应该贯穿社会性别理念,彰显性别公正原则。总体来讲,在某些领域男女同龄退休是一个更合适的选择和制度安排,也是促进性别平等的契机。过去女性职工过早退休,某种程度造成不平等,也是对人力资源、人力资本的一种浪费。

延迟退休虽然是大势所趋,“活跃老化”(Active ageing)也是越来越多老年人的主动选择,但中国之大,情况复杂,还是要充分考虑行业差别、能力差别、退休诉求个性化等诸多因素,给潜在退休者的多样化选择留出弹性空间和确立预期回报,才可望得到绝大多数人的理解和支持。

(作者是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教授)

(责任编辑:马树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