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撞名”
我要纠错【字体: 默认 】【打印【关闭】
来源:南方日报发布时间:2020-09-24 09:27:59

编者按 眼下正值高校开学季,有媒体梳理发现,学生“撞名”现象并不少见。在华南理工大学,叫“王子豪”“陈思宇”等名字的158位新生和别人重名;在广东工业大学,重名次数最多的姓名为“陈俊杰”同学,共有6位。对“撞名”现象怎么看,且看以下不同观点。

“撞名”的不便与尴尬

■维 辰

生活中仅仅是撞衫、撞鞋、撞包,就足以让人尴尬,更别提“撞名”了。

姓名是每个人的重要身份符号,重名现象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对特定个体的区分与指称。每当老师点名时,同名的学生面面相觑,不知谁来应答;就连同学之间交流时都要先问清楚“哪一个”。重名现象削弱了姓名的区分功能,由此带来的不便不胜枚举。

为了便于区分同名学生,老师和同学经常会冠以“大”“小”,如“大张伟”“小张伟”,甚至还有以数字序号作区分的,如“李四一号”“李四二号”“李四三号”,可以想见当事人的尴尬。姓名一旦失去了个性化,美感也将大打折扣。

重名学生想要通过改名摆脱不便与尴尬,既耗心力又耗精力,不如家长在起名时就有意识地避免重名。比如,尽可能不使用两字名,避开使用率高的字,同时注意姓名的可读性,不提倡使用生僻字。如此一来,岂不皆大欢喜!

家长起名也不容易

■笃 鲜

平心而论,哪位家长不希望给孩子起个好名字,让它带着亲人的美好祝愿,陪伴孩子一生?但起个与众不同的好名字,恐怕没那么简单。

社会公认的“好名字”标准,无外乎好听、好写、容易记。用比较生僻的字固然不容易和别人重名,却会给孩子带来“别人总是读/写错我名字”的烦恼,而过于冷僻的字在上户口时也打不出来。现代汉语常用字表虽有3500字,但多数并不适合用在名字里,再加上要考虑寓意、韵律,家长怎能不头疼?

遍翻字典求索不得,家长自然会想到参考其他人是怎么起的、借鉴文学和影视作品角色的起名方式,或者干脆请人帮忙起名。而起名机构也无非是把当下流行的字词进行排列组合。这样一来就不难理解,为何在社会流行趋势影响下,“俊杰”“静怡”等名字,像过去的“建国”“桂芬”一样扎堆了。

因此,别急着指责家长起名时不爱动脑、人云亦云。那些看起来很普通的名字,也许已经是家长尽力而为的优选。再说,孩子将来有其他想法,还可以申请变更姓名。毕竟,“我们称之为玫瑰的这种花,换个名字也同样芬芳”。

对“撞名”现象要包容

■静 子

在孩子尚未出生或尚处襁褓中时,取名字的决定权一般归父母。翻箱倒柜、苦思冥想、四处请教,很多家长为了让孩子能有一个别致的名字可谓操碎了心。尽管有重名的可能性,但这些饱含长辈美好寓意和殷勤期望的名字,都值得被尊重。

从法律层面讲,“自然人享有姓名权,有权依法决定、使用、变更或者许可他人使用自己的姓名”。取名字一般要考虑公序良俗,但重名问题并不属于公序良俗。

有一些“热字”或“热词”是家长们所青睐的,比如“杰”“婷”这些带有期许的字,任何人都可以在取名的时候拿来用。可怜天下父母心,不同的父母在对待孩子这件事上都有共同的美好祝福,因此不可避免也会以“同名”表达同样的情感。

出现了重名问题,真正的解决办法应该是如何有效区别这些同学。一个开放、多元的社会也应容得下姓名的“重复率”。

(责任编辑:马树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