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为何有不同的择校观
我要纠错【字体: 默认 】【打印【关闭】
来源:北京青年报发布时间:2020-08-24 09:27:54

向长河

在著名的魔幻小说《哈利·波特》系列中,霍格沃茨魔法学校堪称魔法世界里的“顶级名校”——为圆名校梦,众多少男少女汇聚伦敦市中心的国王十字车站, 当他们手推行李车撞进“九又四分之三月台”,幸运者就能搭乘上那列驶往梦想彼岸的特快列车。

这一场景当然很魔幻,但魔幻亦是现实的映照。在英国,以伊顿公学为代表的私立贵族学校给世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自中世纪以来,英国教育形成双轨制,贵族和平民沿着两条不同路径接受教育。在现代英国,中等教育阶段依然是有钱人家的孩子读高质量的私校,普通家庭的孩子大多进入实力较弱的公立学校。英国官方数据显示,英国私立中学毕业生进入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的人数比公立学校高5倍。正因为如此,有钱有背景的家长尽力把孩子送往名牌私校。近年来,这些私校更是向海外拓展,吸引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的青少年加入。

文化上英美都属于盎格鲁·撒克逊,择校方面英美天然地属于同一流派。美国没有一刀切的“双轨制”,但金钱决定着事实上的择校。美国教育按学区划分,学区的收入和支出最大来源是房地产税,学区好,房价水涨船高,税收随之增加,教育经费也更充足;反之,经济状况差的地区或街区由于税收少、教育投入低,形成恶性循环。从美国前总统奥巴马夫人的自传可以看出,从她青少年时代起,不少富人开始搬离芝加哥她家所在社区,导致该社区财政收入下降,社区里的学校质量也每况愈下,导致事实上的社会分层。

与英国一水相隔的欧洲大陆,人们对择校相对“佛系”些。据笔者所知,法国、德国、比利时等西欧国家,大多数家庭都是就近上公立学校,拼上名校的气氛远没有英美那么浓厚。

在笔者生活了近四年的比利时,绝大多数家庭孩子选择上公立学校,由区政府按照学区分片根据就近入学的原则指定学校。记得家附近有三所幼儿园和三四所小学。当时,听一位警官的推荐,进入一所看起来硬件更好的幼儿园。后来我们听说隔壁的另一所幼儿园更好一些,便专门前往登记转学,该幼儿园没说什么就接收了。幼儿园大班最后一个学期,幼儿园就给家长发了一张表格,将家庭有关信息填写好上交,幼儿园会交给对口的旁边一所小学,9月份顺理成章就上学了。

比利时的富人与穷人居住区大致有分野。不同街区的房价或房租有明显差别,经济因素决定了不同阶层的人们居住在不同的街区。若在富人区,尽管学校的硬件并不比贫民区好多少,但学生的家庭教育背景可能更好一些。这也算是变相地择校吧。

比利时有少量历史悠久的教会学校,但许多人对教会学校的诸多管束不感冒,所以并不趋之若鹜。另一个特殊情况是,比利时有法语和荷兰语两大官方语言,布鲁塞尔又处在两大语言区交汇处,有一些家长会有意把孩子送往另一个语言区学校学习,让孩子从小就会两种语言。

后来笔者来到德国,发现人们的择校观念更加淡薄。德国的小学没有重点与非重点之分,一般是就近入学。德国教育体制最大的不同是小学毕业就开始分科。小学毕业后,学生根据自己在小学阶段的表现,选择进入不同类型的中学。德国中学主要分完全中学、文理中学和实科中学3类。多数成绩普通的小学毕业生进入学制5年的完全中学,毕业后接受职业教育,成为熟练的技术工人、技师;小学成绩中等的学生一般进入实科中学,6年毕业后就读专科学校。他们毕业后主要当护士、试验员或银行职员等;只有成绩优秀的小学生才能进入学制9年的文理中学,这类学生只占30%左右,他们通过中学毕业会考,获取直接进入大学的资格。

是不是家长们都蜂拥上文理中学呢?非也。70%对30%,这充分说明德国人极其重视实用技术强的职业教育。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在世界上独树一帜。学生学徒期结束后,行业资格考试合格可以获得各州均承认的从业证书,不愁工作。德国是制造大国,许多技术蓝领的工资和大学教授差不多,社会上并没有瞧不起蓝领的风气。这就决定着,人们对上不了大学并不耿耿于怀。一句话,无论从经济上还是社会地位上,德国没有择校热的土壤。

一直以来,择校与教育公平这对矛盾,困扰着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善良的人们总是向往教育公平,但由于种种原因,公共教育资源很难实现完全平等,扩大儿童平等教育权是一个亟待推进的世界性课题。

对比英美与西欧不难发现,西欧少有人择校,或许与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心态有关。由于价值观相对多元化,与在各种竞争中取胜相比,人们更趋于追求生活的幸福感。

从经济上来说,从摇篮到坟墓的社会保障制度,让西欧人衣食无忧,“佛系”择校也就顺理成章了。

(责任编辑:马树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