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制关注公众号留不住粉丝
我要纠错【字体: 默认 】【打印【关闭】
来源:广州日报发布时间:2020-08-11 17:13:43

刘琛

“在吗,帮我投个票?”点击亲友发来的链接,想进入投票通道却发现先要关注公众号;来饭店吃饭,却发现扫码关注公众号才能点菜买单;逛完商场打算从车库驱车离开,不关注公众号竟无法继续缴费操作……就在日常生活场景里一次次的扫码中,微信公众号列表越变越长。

不管是公共场所使用WIFI,还是在饭店买单使用优惠券……在诸多强制关注公众号的场景里,都隐含着一种“不关注就不能XX”的逻辑。一些原本只需简单操作就能完成的事情,为何非要通过关注公众号来复杂化呢?说到底还是“利益”作祟。一些商家为了吸引消费者、聚集人气,渴望涨粉再“吸金”,引发了强制关注公众号的一系列操作,甚至出现了专门的“诱导关注”产业链,可谓“用心良苦”。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公众号的出现的确给人们带来了不少便利,但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了,反倒违反了设立的初衷。更为严重的是,强制关注公众号赚取用户流量只是第一步。经过扫码、关注、注册、下载、认证等一系列操作,套取个人信息、精准推送广告等风险也有可能接踵而来。而对不擅长使用智能手机或不愿下载新应用的消费者,尤其是老年人,很有可能遭遇消费障碍,甚至出现一些老人因为不会用手机点餐,连饭都吃不上的情形,这在一定程度上排除了非网民群体的消费权利。

强扭的瓜不甜,即使公众号好用,强制关注的公众号大家也都会有抵触心理。金碑银碑不如消费者的口碑,事实证明通过强制关注的方式,粉丝留存率都不会高到哪里去,找个合适的方式让“路”转“粉”才是正途。比如,积极拓展和丰富线上支付的渠道,同时也不放弃线下,满足多样化的消费群体需求,这既展现了商家包容自信的姿态,同时也是对消费者的呵护。如此才是广大商家做好生意的正向思维。

外部监管方面,市场监管部门也应予以重视,督促和监管商家在法律框架内行事,对相关违法违规行为更要常态化亮剑,真正实现让网络时代的消费更安全、更便捷。消费者个人也应增强维权意识,共同形成治理行业乱象的合力。

(责任编辑:马树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