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推进国际抗疫合作具有鲜明进步意义 |
【我要纠错】 | 【字体:大 默认 小】【打印】【关闭】 | ||
|
香港城市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弗吉亚·娜吉亚·楼恩
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已波及210多个国家和地区,夺走了数十万人的宝贵生命。根据联合国《世界人权宣言》,所有人的基本人权都需要得到尊重和保护。各国有义务保障本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需要在公共卫生危机中积极履行维护人权的国家职责。如果应对不当,疫情在全球蔓延可能会影响人类安全的方方面面,包括对生命健康造成直接威胁,间接影响粮食和其他必需品的生产和供应,以及产生其他经济社会影响。
《世界人权宣言》指出,对人类家庭所有成员的固有尊严及其平等的和不移的权利的承认,乃是世界自由、正义与和平的基础。这些理念也体现在中国不久前发布的《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行动》白皮书中。白皮书真实记录中国抗疫艰辛历程,坚定支持世界卫生组织发挥全球抗疫领导作用,呼吁国际社会团结合作共同抗疫,提出健全完善惠及全人类、高效可持续的全球公共卫生体系。
中国的疫情防控措施证明了中国的韧性。中国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付出巨大代价和牺牲,有力扭转了疫情形势,并在全球经济复苏中成为关键力量。中国还积极向其他国家提供援助,提出多项具体举措,为全球抗疫提供公共产品。
疫情在全球范围不断蔓延。当个别国家抵制经济全球化、破坏国际合作、民粹主义思潮沉渣泛起时,中国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重视通过多边机构推进国际抗疫合作,具有鲜明的进步意义。
当前,全球公共卫生治理存在诸多短板,逆全球化兴起使得全球公共卫生体系更加脆弱。加强团结合作是成功阻断疫情传播的关键。我认为,应当促进全球、区域内和各国内部的多层次合作,分享各自的最佳抗疫实践,以促进所有利益攸关方相互合作。中国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将在国际公共卫生合作领域发挥更积极作用。尤其在亚洲,中国可以发挥积极作用,推动建立一个新的亚洲公共卫生体系和传染病联防联控机制,为未来的亚洲公共卫生安全提供保障。

(责任编辑:林楠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