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试研究生努力把短板变成“潜力板”
我要纠错【字体: 默认 】【打印【关闭】
来源:南方日报发布时间:2020-07-16 09:25:00

南方日报评论员

“激活‘潜力板’,广开致富路”。日前,《人民日报》头版刊发报道,聚焦广东清远市石潭镇联滘水西村,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走向小康生活的发展之路,指出从曾经的省定贫困村,到如今的“乡村生态农业旅游村庄”,水西村的发展映射出村民生活之变、发展观念之变,也成为粤北地区把短板变成“潜力板”、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一个样本。

加快补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把短板变成“潜力板”,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项重点工作,也是推进改革发展的重要方法论。一方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国家整体目标,我国发展不平衡,城乡、区域、人群之间存在收入差距是正常的,全面小康不是平均主义,必须把握好整体目标和个体目标、绝对标准和相对标准、定量分析和定性判断等重大关系,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另一方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牵涉方方面面,其中补短板是硬任务,要在科学评估进展状况的基础上,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存在的突出短板和必须完成的硬任务进行认真梳理,聚焦短板弱项,实施精准攻坚。

围绕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这个广东高质量发展的最大短板,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广东重要讲话中为我们把脉开方:“要下功夫解决城乡二元结构问题,力度更大一些,措施更精准一些,久久为功。要坚持辩证思维,转变观念,努力把短板变成‘潜力板’,充分发挥粤东西北地区生态优势,不断拓展发展空间、增强发展后劲。”近年来,广东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全面振兴,着力破解城乡二元结构问题;创新区域发展理念,加快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新格局,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以产业发展激发活力,向改革创新要动力,把绿水青山打造成名副其实的金山银山。水西村的发展之变,正是广东牢记嘱托、奋勇前进的生动缩影。

补短板、强弱项,把短板变成“潜力板”,要坚持问题导向,精准攻坚,久久为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突出的短板在“三农”,关键是抓好城乡协调、产业发展等重点工作,解决好生态环境、公共服务等方面突出问题。为此,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进一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富民兴村产业,把更多资源力量向农村基层倾斜,发展好“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高效优质特色绿色农业,实施好“万企帮万村”“粤菜师傅”工程;扎实推进“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坚持规划引领、多规合一,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扎实做好农村垃圾处理、污水治理、“厕所革命”等工作;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如期高质量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硬任务。

补短板、强弱项,把短板变成“潜力板”,要持续深化改革,破解深层次问题。要持续推动“双区”驱动、“双城”联动,加快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新格局。实施好以功能区为引领的区域发展新战略,切实发挥珠三角核心区的辐射带动作用,把创新链、产业链延伸到粤东粤西两翼及北部生态发展区,更好发挥比较优势,实现协调联动,推动各区域优势互补、差异化协调发展、价值链同步提升。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总抓手,持续深化涉农等各领域改革,坚持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推动要素在城乡双向流动;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有效引导城市人才、资金、技术下乡,带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在于“全面”,提高发展的平衡性和协调性是应有之义。全省各地各部门要进一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上来,围绕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区域协调发展,不断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狠抓落实,集中力量加快补齐短板,努力把短板变成“潜力板”,让全面小康的成色更足,让全省人民的获得感更为充实。上,下了大功夫。

(责任编辑:马树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