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期刊发论文骗局缘何屡屡得逞
我要纠错【字体: 默认 】【打印【关闭】
来源:法制日报发布时间:2020-06-28 09:23:50

李健


近日,河南省郑州市某法院开庭审理了一起以被告人朱某为首的团伙诈骗案。该团伙谎称可以托关系在核心期刊甚至国际期刊发表论文,并伪造论文采用通知单诈骗,受害者遍及全国多地,涉案金额逾200万元。最终,法院判决这一团伙的行为构成诈骗罪。

目前,这一诈骗团伙最终被绳之以法,但该案留给人们的思考却远没有结束。众所周知,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是硕士博士获得文凭、医生教师等职业从业者获得职称晋升的必要条件。由于撰写一篇高质量的论文,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如果花钱就能轻松搞定,岂不是更好?毕竟花钱发论文,能换来更大的利益,这样的投入与产出,还是很划算的。正所谓哪里有需求,哪里就有市场,诈骗分子正是瞅准了这一潜在市场,才打起代写代发核心期刊论文这个歪主意。

依据媒体报道的信息,以朱某为首的诈骗分子注册成立文化传播公司,招聘员工组成若干业务团队,团伙成员自称编辑,通过闲鱼平台、QQ、微信等方式联系客户,或者直接通过非法获取的公民信息电话联系特定人群。如对方确有发表文章的需要,他们就开始推荐各种期刊和收费方案。诈骗团伙成员首先向受害者收取订金,少则数千,多则上万,金额多少根据受害者的信任度决定。收到款项后,他们再利用编辑软件将稿件录用通知单中题目、名字、时间修改伪造后发给受害者,还谎称论文发表是熟人私下操作,贸然联系版面编辑会导致无法发表,耐心等待期刊印发即可,进而骗得尾款。

其实,现实中类似的诈骗案例还有不少:2016年4月,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警方破获一起通讯(网络)诈骗案,摧毁了一个借能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为由实施诈骗的犯罪团伙。这些最高只有初中学历的犯罪嫌疑人,至少成功对30余名拥有学士、硕士学历的知识分子实施了诈骗;2019年2月,武汉某高校攻读工科博士的陈同学,在网上寻找核心期刊发表论文,被骗2.5万元……

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这些诈骗案件中的犯罪分子,学历远没有受害者高,却把高学历者骗得团团转,事出反常必有妖,没有受害者的“默契配合”,骗子肯定一分钱也骗不到手。

诈骗分子屡屡得逞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论文代写、代发本身是一种学术造假或学术不端行为,骗子和受害者都心知肚明。受害者因为担心事发后名誉扫地,所以在明知被骗后,大多都选择不报警。就算有受害者意识到被骗要求退款,在对方以“知道你工作地点”“逼急了就举报”等言语威胁下,一般也只能息事宁人。从这个意义上说,骗子与受害者之间近乎“黑吃黑”的关系,被害者更像在赌场上赌输的赌徒。在一些类似案件中,在警方抓获犯罪团伙后,通过相关记录联系到受害者,不少受害者就因为嫌丢人竟一口咬定“子虚乌有”,拒绝配合警方调查,让人啼笑皆非。

谎称核心期刊发论文骗了200万元,骗子被判刑固然罪有应得,被害者也并非纯属无辜一点责任没有,如果受害者不想投机取巧,走这条“南山捷径”,靠花钱发论文骗取文凭和职称,诈骗分子再狡猾也不可能得逞。从这个角度说,这板子不能只打在骗子身上。


(责任编辑:林楠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