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书岂能“开卷有毒”?
我要纠错【字体: 默认 】【打印【关闭】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微信公号发布时间:2020-06-15 11:07:11

刘晶瑶

“我受不了练钢琴了,不想练了,都想自杀了……哪种自杀方式比较好?拴根绳子在脖子上,再找棵树吊死。从楼顶上像鸟儿一样张开双臂飞下来……”这样直白描写自杀情节的内容,来自推荐小学生阅读的儿童读物,让部分家长颇感不适。

日前,新华社记者调研发现,童书市场存在大量粗制滥造、内容失格的现象,部分童书还存在“儿童不宜”的露骨情节——有些童书赤裸裸展示血腥、暴力,书中赫然配图:猫爸爸开车载着家人,车轮底下是被轧过的老鼠;有的童书插图中,卡通人物背着鲜血淋漓的包裹,舞台上躺着被警察杀死的人,宝箱在流血,伞扎进头部等画面。

现在的孩子,是名副其实的电子时代“原住民”。为了不让孩子过度受“碎片化阅读”的影响,从幼儿园时期的立体书、洞洞书、翻翻书、游戏书,到小学阶段的各种绘本,乃至畅销童书经典名著,很多家长经常上网下单“广撒网式”购书。

但令家长们大跌眼镜的是,部分少儿不宜、情节露骨的童书,不但没能让孩子贴近“书香”,反而可能“开卷有毒”,对幼童价值观、人生观的塑造产生不良影响。

读书的目的,在于突破时空限制,用知识滋养心灵,从世间平凡中发掘美好闪光的小确幸。一个人读过的书,终会沉淀到漫长的人生岁月里,从而改变一生。对于三观尚在形成期的孩子来说,读什么样的书,从某种程度上,决定着他们未来将怎样看待这个世界。从这个角度来看,把好童书的质量关,至关重要。

据统计,目前国内童书约占图书销售总量的四分之一,是市场增长的主要推动力。2018年,仅当当网销售童书就多达6.2亿册。然而,尽管市场蛋糕越来越大,但童书出版行业的发展并不尽如人意。

究其原因,童书出版机构的鱼龙混杂,加剧了市场竞争的无序化。“大量原本不是从事童书出版的出版社来‘分蛋糕’,不少缺乏相关专业素养的人员进入这一行业,造成童书质量良莠不齐。”部分童书出版从业者盯着码洋说“要走量要走量”,心态浮躁,只想从利润中分一杯羹。这也进一步加剧了童书的同质化、过度商业化、功利化,重复出版名著,缺乏原创精品、粗制滥造甚至挑战底线等问题。

近年来,为了不让内容失格、涉黄涉暴的童书流入市场,国家有关部门实施了“护苗行动”,严厉查处面向未成年人的非法有害出版物。但从市场监管层面来看,销售渠道的多样化为依法监管带来不小的难度。很多时候,都得依靠家长充当“把关人”,避免涉黄涉暴图书侵蚀未成年人的思想。

选购童书时,依赖家长擦亮眼睛只是一方面,想要全面整顿童书市场,还需各方形成合力。出版社应加强行业自律,促进行业长远发展,让图书兼具可读性和思想性,让孩子能借助图书与更多优秀的灵魂对话。行业主管部门则应当加强审核监管力度,为孩子的开卷有益保驾护航。

(责任编辑:马树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