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维护人民健康的制度体系
我要纠错【字体: 默认 】【打印【关闭】
来源:南方日报发布时间:2020-06-04 10:33:19

南方日报评论员

人民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石,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

“要强化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时刻防范卫生健康领域重大风险。”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专家学者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只有构建起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健全预警响应机制,全面提升防控和救治能力,织密防护网、筑牢筑实隔离墙,才能切实为维护人民健康提供有力保障。总书记心系人民健康,从制度建设层面把脉开方,为我们织牢织密公共卫生防护网、夯实维护人民健康的制度体系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进程中,发展卫生健康事业始终处于基础性地位,同国家整体战略紧密衔接,发挥着重要支撑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明确了新时代党的卫生健康工作方针,强化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制度保障,坚持预防为主,稳步发展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成功防范和应对了甲型H1N1流感、H7N9等突发疫情,主要传染病发病率显著下降。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总书记、党中央统筹全局、果断决策,坚持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采取最严格、最全面、最彻底的防控举措,全国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在这场大考中,我国公共卫生体系经受住了考验,但也暴露出一些短板和不足。维护人民健康,就必须正视存在的问题,加大改革力度,抓紧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构建起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

“备豫不虞,为国常道。”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是保护人民健康、保障公共卫生安全、维护经济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夯实维护人民健康的制度体系,要立足更精准更有效地防,进一步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预防是最经济最有效的健康策略,目前疾病预防控制的体制机制还不够顺畅、功能定位还不够明晰、专业能力还有待提升。针对这些问题,要对症下药,通过建立稳定的公共卫生事业投入机制、健全疾控机构和城乡社区联动工作机制、创新医防协同机制等,进一步理顺体制机制;通过改善疾病预防控制基础条件、优化完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职能设置、加强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疾病预防职责等,进一步明确功能定位;通过加强国家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能力建设、加强疾控人才队伍建设、建设一批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等,进一步提升专业能力。

“明者慎微,智者识几。”监测预警贵在及时、准确。夯实维护人民健康的制度体系,要把增强早期监测预警能力作为当务之急,进一步完善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系统。此次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警示我们,面对不明原因疾病和异常健康事件,必须改进监测机制,提高评估监测敏感性和准确性,建立智慧化预警多点触发机制,健全多渠道监测预警机制,提高实时分析、集中研判的能力。而能力提升绝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加强实验室检测网络建设,建立协同监测机制,健全应对预案体系,强化基层卫生人员知识储备和培训演练,提高人民群众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认知水平和预防自救互救能力。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建立定期研究部署重大疫情防控等卫生健康工作机制,做到指令清晰、系统有序、条块畅达、执行有力。

“小智治事,大智治制。”夯实维护人民健康的制度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牵涉到方方面面,该坚持的要坚持,该完善的要完善,该建立的要建立,该落实的要落实。在医疗救治方面,要建立健全分级、分层、分流的重大疫情救治机制,提升应急医疗救治储备能力,完善城乡三级医疗服务网络,提升重大传染病救治能力。在卫生防病方面,要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全面改善人居环境,倡导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把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理念贯穿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各环节。在中医药传承创新方面,要坚持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促进中药新药研发和产业发展,加强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强化中医药特色人才建设。此外,还要有针对性地推进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法等法律修改和制定工作,加大卫生健康领域科技投入,深化科研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继续密切同世界卫生组织和相关国家的友好合作,发挥全球抗疫物资最大供应国作用,共同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恩格斯说:“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从灾难到进步,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体现着鲜明的问题意识,引领着进步的方向。全省各地区各部门务必认真学习领会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从短板和不足入手,主动担当、积极作为,构建起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守护好广东亿万人民的生命健康。

(责任编辑:马树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