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改革筑牢公共卫生安全的基石
我要纠错【字体: 默认 】【打印【关闭】
来源:广州日报发布时间:2020-05-28 08:05:00

广言

5月24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湖北代表团审议时强调,防范化解重大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风险,事关国家安全和发展,事关社会政治大局稳定。要坚持整体谋划、系统重塑、全面提升,改革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提升疫情监测预警和应急响应能力,健全重大疫情救治体系,完善公共卫生应急法律法规,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着力从体制机制层面理顺关系、强化责任。

“针尖大的窟窿能漏过斗大的风”“要时刻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决不能让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前功尽弃”。针对疫情防控中暴露出的短板和弱项,国家发展改革委24日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已经调整优化中央预算内的投资结构,聚焦五大建设任务补齐短板、强化弱项。这五大建设任务包括重大传染病检验检测能力和应急响应能力建设、重大传染病患者集中救治能力建设、重大疫情救治基地改造升级建设、重大传染病隔离场所改造建设以及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建设。

古人说:“事者,生于虑,成于务,失于傲。”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国人民展开一场抗击疫情的伟大实践,并在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等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预防是最经济最有效的健康策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已运行了近七十年。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在人口结构、疾病谱、自然环境等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尤其面对新发传染病和境外输入性传染病风险加大的态势,我国亟待探索新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来增强全国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的合力。

战胜重大疫情,防控和救治是极重要的关键环节。抗疫实践表明,一方面,预测预警关口前移,能够成倍提升防控的效能,及早防止小病酿成大疫;另一方面,打通防控与救治的关节,促使公共卫生服务与医疗服务无缝衔接,方能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要充分借助新一代信息技术,加强疾病预测预警,促进防控、救治与科研攻关协同,最大限度规避疫情对经济社会活动带来的不利影响,为精准防控、精准施策提供强有力的支持。要通过整体规划、分层分级分类建设,增强重大传染病患者集中救治体系的弹性和韧性。

规外求圆,无圆矣;法外求平,无平矣。唯有全面提高依法防控、依法治理能力,才能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有力法治保障。据不完全统计,我国与卫生相关的法律法规多达百余部。公共卫生领域立法存在前瞻性不足的问题,部分卫生法规缺少实施细则,法律执行的效率有待提升。要抓住时机系统梳理、及时修订,清理不合时宜的法律法规,为依法防控提供参照体系和工具。

改革之任,人人有责。在深化改革的进程中,我们要有深谋远虑的眼界、真抓实干的精神和自我警醒的忧患意识。从“以治病为中心”到“以健康为中心”,每个人都要积极改变生活方式,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创造爱国卫生运动的生动局面,合力筑牢公共卫生安全的基石。

(责任编辑:林楠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