募捐怎样避免 变“强捐”
我要纠错【字体: 默认 】【打印【关闭】
来源:南方日报发布时间:2020-04-22 11:29:05

王梓佩

人们常呼吁募捐要公开透明,近日,广东湛江某小学面向家长发起募捐防疫物资活动,却因为“过于透明”的形式,受到一些家长质疑。

学校为何要发起募捐?复课在即,学校确有必要提前备好防疫物资。虽然学生要自行佩戴口罩上学,但不能排除在校活动期间出现口罩遗失、污损等意外情况。《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全力防控疫情确保开学安全的通知》等文件,明确要求中小学幼儿园在开学前配备足量的体温计、消毒液、口罩等防护用品。因此,学校在经费有限的前提下,面向包括家长、校友、爱心人士等社会力量筹措防疫物资,应该理解和支持。

然而,对于募捐这样自带敏感属性的事情,学校理应在方式方法上多加斟酌。

不可否认,追求公开透明这个出发点是好的。可是,在微信群里以报数接龙的形式,把谁捐了什么、捐了多少,都实时呈现出来,未免会因为这种不必要的直观,给家长带来心理负担——不捐不好吧?捐少了是不是也不好看?老师会不满意吗?孩子和同学之间会不会互相攀比?这样一来,家长难免产生“被强捐”的感觉。

其实,捐赠什么、捐多捐少都是献爱心,而爱心无分轻重厚薄。如果家庭条件不好,更没必要打肿脸充胖子,把家中并不充裕的防疫物资也拿出来。学校不妨转变思路,请家长委员会在家长群里说明募捐活动情由,由家长代表负责统计班内的捐赠情况。捐献名单存证即可,不必主动公开,如果有人有疑问或异议,可以要求查阅。这样既能帮助校方减少并非故意施加给家长的“压迫感”,也将尽可能免去家长捐多捐少的纠结。

对于募捐活动而言,比起公开捐献者信息,更需要做到公开透明的是受赠一方。“宁可备而不用”这话不假,各种物资要备多少、用到哪里,最好同样让家长心中有数。开学在即,家校做好沟通,彼此尊重体谅,才更有利于开展复课工作。毕竟说到底,双方目的无二——保证学生平平安安上学,安安全全回家。

(责任编辑:马树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