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遗嘱”
我要纠错【字体: 默认 】【打印【关闭】
来源:南方日报发布时间:2020-04-09 09:15:55

丁建庭

编者按:疫情期间,中华遗嘱库开通了“微信遗嘱”功能。一个多月以来,已有近千人通过微信订立遗嘱。对此,你怎么看?

可以重新审视生命

■孔德淇

过去提到“立遗嘱”,很多人要么当成笑话,要么觉得晦气,认为这是老年人或者重病者的事,习惯于用戏谑和否定的方式去回避生死大事。

而疫情则给人们提供了重新审视生命的机会。“微信遗嘱”的开通,无疑赋予了这一机会更实在的载体。这种不具有法律意义的“情感遗嘱”可以成为公众情感表达的新渠道,用来传递亲人、朋友间的叮咛和嘱托。

此次疫情中立下“微信遗嘱”的人,大多发现自己和家人的关系得到了改善,不再斤斤计较,彼此更加宽容。有人慨叹,直至写下“微信遗嘱”,才明白什么最珍贵。也有人发现,自己最后落到笔端的都是最深情的表白和祝愿,由此多了几分释然,心里踏实了很多,不再惧怕未来与可怕的病毒。倘若说此次疫情能留给生者什么感悟,我想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比死亡更可怕的,是从未认真去思考死亡,也从未认真去努力生活。

经此一“疫”,我们至少应该学会,不要等到死亡真正发生时,才去追问生命的意义。无论现在是否年老,都可以尝试填写一次“微信遗嘱”,给自己一次整理人生的机会,坦然面对死,认真面对生,或许看待生活的视角从此不同。“不知死焉知生”,正确认知、悟透死亡,才更具力量承载生的厚重;意识到自己生命的有限,才会更珍惜现在的生活。愿我们每一个人,都能从这一特别的“遗嘱”中读懂爱、感悟爱。

别止于当下泪目

■杨玉龙

据报道,“微信遗嘱”的内容以对子女的寄语、交代亲人相互照顾、对亲人表达自己的情感、回忆往事为主。而这样的形式,更能够让参与者体会到生命及亲情的珍贵。可以说,“微信遗嘱”也是一种生命教育的方式。

但是,面对“微信遗嘱”也别止于当下泪目。比如,有的遗嘱表达的是对父母的亏欠,可再多的亏欠也不如趁父母在世时好好弥补;又如,有人想传递对子女的嘱托和祝福,其实作为父母也不妨好好珍惜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光,别因为忙碌而忽略了孩子的成长历程;再如,还有人把“精神财富”写进遗嘱,但更重要的是,将这些“财富”在当下传授给下一代。

“微信遗嘱”能够让人感知到生命的真谛,这是其积极意义所在。虽然目前法律上并没有“网络遗嘱”这种遗嘱方式,但是借助“微信遗嘱”也可以让人们产生直面生死的感受,形成危机意识。与其面对“微信遗嘱”泪目,不如对在遗嘱中表示遗憾的事情积极补救,避免同类遗憾或者错误出现。

此外,人们也应增强立遗嘱的意识。据统计,截至2019年底,中华遗嘱库已登记保管了16.5万份遗嘱,目前已生效遗嘱共计780多份。期待更多的人能够真正认识到遗嘱的重要性。

期待带来更多便捷

■罗志华

自从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为了减少人员接触,中华遗嘱库暂停了各登记中心的现场接待和登记服务,此时推出“微信遗嘱”,顺应了当前的形势,满足了人们的需求,很容易受到追捧。

“微信遗嘱”具有操作简便、方便快捷等优点,这些优点不仅能够在疫情期间发挥作用,平时也会受到民众欢迎。但若延续的只是形式,而无内容上的改进,“微信遗嘱”的作用就很有限。

目前法律上没有“网络遗嘱”这种遗嘱方式。由于立“微信遗嘱”可能比较随意,为避免引发纠纷,要求其不涉及房产、财产分配等敏感内容,是必须保持的谨慎。但是,当“微信遗嘱”所涉房产、财产不具有争议时,赋予“微信遗嘱”分配房产和财产的功能则有益无害。在已订立的“微信遗嘱”当中,很多人仍然谈到了财产。让“微信遗嘱”具有分配财产的功能,契合民众的期待。

其实,拓宽“微信遗嘱”的服务功能,目前已具备一定条件。最高法去年对《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作出修改,明确可作为证据的电子数据包括在微信、微博等平台发布的信息。也就是说,自今年5月1日起,“微信遗嘱”即使不具有直接分配财产的功能,至少可以作为分配财产的证据。由此,“微信遗嘱”有望持续发挥作用,为民众带来更多便捷。

(责任编辑:马树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