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加说明“主动排查”的积极意义
我要纠错【字体: 默认 】【打印【关闭】
来源:南方日报发布时间:2020-04-09 09:04:10

张东锋

稍加留意不难发现,4月8日广东省卫健委的疫情情况例行通报中,比以往多了几个字:“××输入,入境口岸发现”“××输入,主动排查发现”“××报告,主动排查发现”。换言之,较之以往对境外输入确诊病例及关联病例只说明来源地之外,如今还增加了发现途径。就此,笔者特意比较了同一天部分其他省市的疫情情况通报,确认这应该是广东的新举措。

一段时间来,全国绝大多数分区分级的县区持续处于“低风险”级别,连疫情最重的武汉在封控管理76天后也于4月8日零时“解封”,可以说境内这一轮的疫情流行高峰已经过去。然而,于外,境外疫情正在加剧蔓延;于内,境外输入关联病例、无症状感染者成为新一阶段的社会关注点,使得人们在抓紧复工复产的同时又不能不时刻警惕风险。在公众容易因常态化秩序恢复而放松但又不时存有疫情风险忧虑的情况下,进一步细化每天例行疫情情况通报内容,增加信息量、透明度,无疑具有很现实的积极意义,值得肯定。

对此,至少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理解。一是及时回应了社会关切。站在公众角度,虽然熟悉的生活状态渐渐回归了,可因为境外输入疫情风险持续存在,总还有挥之不去的担心。比如路上的关卡都撤了、堂食也在一定条件下开放了,但毕竟疫情风险还在,且像无症状感染者所警示的那样,传播方式越来越有隐蔽性。因此难免会有疑问:常态下的防控是否到位,都做了哪些工作?一旦相关信息需求得不到及时回应,谣言就有了滋生的土壤。此前,广州市内瑶台片区因出现境外输入确诊病例及关联病例,网络上一度出现“广州三元里疫情防不住”等传言,正是趋于常态下人们对局部疫情变化放大化担忧的表现。在这种情况下,强化对确诊病例的信息说明,不仅可以增加信息公开的透明度,而且也传达了现阶段的防控工作实际状态,有助于纾解公众焦虑。

二是为各方提供行动指引。对公众来说,通报确诊病例发现方式,一定程度上也是告知其当前病毒传播的主要路径。一方面,提醒公众,尽管生活状态逐渐回复从前了,但当下的风险防范意识还不能放松;另一方面,透过不同的发现途径,公众也可以有针对性加强相关方面的自我防范。对各级防控部门来说,这实际上也是间接接受公众监督的一种方式。无论是口岸检测还是社区排查,相关防控工作做得越扎实越细致,信息通报内容就越有说服力,从而稳定公众情绪。

从国内疫情发生初期逐渐完善的对确诊病例行踪的通报,到目前这种相对平稳防控期加强对确诊病例发现途径的说明,实际上都验证了一个道理:越是在风险不确定的时候,越是要加大权威有效信息的公开力度,越有助于破除谣言、消除公众的莫名恐慌。完善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对体系,提升应对重大风险的治理能力,这些经过“实战”检验的好的经验做法,今后应该坚持下去。

(责任编辑:马树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