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劳动教育中全面成长
我要纠错【字体: 默认 】【打印【关闭】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发布时间:2020-03-31 14:40:48

陈丽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于近日印发,明确提出全面构建体现时代特征的劳动教育体系,确立了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等,为新时代劳动教育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劳动创造一切价值,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具有重大意义。在此次意见中,劳动教育有了“硬指标”,如明确提出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在大中小学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中小学劳动教育课每周不少于1课时、每年有针对性地学会1至2项生活技能……除了“硬指标”,还明确规定把劳动素养评价结果作为衡量学生全面发展情况的重要内容,作为评优评先的重要参考和毕业依据,作为高一级学校录取的重要参考或依据。这些规定体现了新时代加强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劳动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是学生成长的必要途径,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近年来,一些青少年中出现了不珍惜劳动成果、不想劳动、不会劳动的现象,劳动的独特育人价值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劳动教育正被淡化、弱化,与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要求有较大差距。对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教育模式,使学生感知劳动乐趣、体会劳动光荣,促进学生理解和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让学生在劳动教育中全面成长。

加强劳动教育,需把握教育内涵。“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劳动是一种深层次的认知体验,是通过动手实践、出力流汗、经受磨炼后,体会到的苦尽甘来的成就感。新时代的劳动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埋头实干的劳动精神,还要在劳动实践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围绕问题展开研究,整合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变单一的体力劳动为具有思维含量的创造性劳动,提升学生认知矛盾、解决矛盾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加强劳动教育,还要广泛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劳动教育不只是传授动手能力、实践能力,更重要的是发挥劳动教育的育人功能,这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协同发力。家庭要树立崇尚劳动的良好家风,家长要通过日常生活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让孩子养成从小爱劳动的好习惯;学校要开齐开足劳动教育课程,不得挤占、挪用劳动实践时间,着重引导学生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系统学习掌握必要的劳动技能;社会各方面资源要充分利用,企业公司、工厂农场等组织履行社会责任,开放实践场所,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共同支持学生参加志愿服务,开展公益劳动。

马克思说:“未来教育对所有已满一定年龄的儿童来说,就是生产劳动与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新时代背景下,加强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努力提高学生劳动素质,涵养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对学生成长和国家发展意义深远。在党委统一领导下,各级政府要把劳动教育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出台相关政策措施,切实解决劳动教育实施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做好督促落实、强化督导检查。


(责任编辑:林楠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