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突发事件 物业管理责任应明确
我要纠错【字体: 默认 】【打印【关闭】
来源:人民法院报发布时间:2020-03-06 15:31:03

唐伟

近日,北京市物业管理条例草案提请市人大常委会进行二次审议,该稿增加了应对突发事件时的物业管理责任,规定物业公司应积极落实应急预案以及各项应急措施。

2月26日,北京市物业管理条例草案提请市人大常委会进行二次审议。相较于一审稿,二稿草案有一条规定十分重要,即“发生突发事件,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负责落实市人民政府确定的各项紧急措施,指导物业服务人开展各项应对工作。物业服务人应当按照要求服从政府统一指挥,积极配合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和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开展工作,落实应急预案以及各项应急措施。”若该条例顺利通过,意味着在发生突发公共事件时,物业公司落实上级要求的相关应急预案和措施,即属于法定责任而非道德义务。

在此次疫情防控过程中,小区防控具有“最后一公里”的地位,物业公司在防控预案、员工管理、疫情宣传、出入管控、重点消杀、物资保障、配合隔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疫情防控中一道不可或缺的坚实防线,既是社区和业主之间的桥梁,又是小区防疫线上的控制阀。

由于物业公司的特殊地位,很多地方已经把物业行业纳入了此次防控体系,明确物业公司承担本小区所有的防控责任,如对重点疫区人员的跟踪回访、人员情况的摸排、对隔离人员提供生活服务、组织更多的力量进行24小时值守等。而在没有物业公司的老旧小区,这些措施大多由街道和社区调度力量落实。透过疫情防控工作的开展,物业管理行业在突发事件中的价值得到了最大化呈现,充分彰显了其高能高效的优势,为筑牢疫情防控基础线发挥了无以替代的作用。

北京在此次物业管理条例的立法过程中,增加物业公司在突发事件时的管理责任,具有多重积极意义。

首先,法无授权不可为。管理责任的法定化,有助于解决法律责任边界模糊的问题,让物业公司在实施相关防控措施有着明确的法律依据,消除其开展防控工作中遇到的阻力,减轻工作难度和不确定因素的干扰。

此外,物业应对突发事件管理责任法定化,意味着政府在应对重大突发事件时,将物业服务企业纳入整个公共管理体系,按照责权对等的原则,在履行公共责任时,物业公司及其工作人员也可以如其他群体(医护人员、社区工作人员等)获得相应的权利补足,如获得特殊时期的加班补贴,税费减免等扶持政策,进一步强化各方联动和整体协作,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效率。

更重要的是,责任法定化赋予了物业服务企业在基层治理中的新角色,对完善基层治理体系和提升基层治理能力方面,是一种极大的补强,既有助于物业公司因担负更多公共责任,又有助于社区多主体治理体系的功能发挥,破除物业服务行业服务职能单一、角度定位模糊、参与社区治理错位等困境,值得探索与推广。


(责任编辑:林楠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