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躁学风撑不起自主创新梦想
我要纠错【字体: 默认 】【打印【关闭】
来源:红网发布时间:2020-01-20 17:01:51

周东飞

针对国产编程语言“木兰”被质疑“换皮Python”一事,中科院计算所编译实验室员工、“木兰”语言研发团队负责人刘雷在科学网上发布情况说明,承认其在接受记者采访中存在夸大成分,对“在网络上造成的不良影响”表示“郑重道歉”。

从15日“中科院计算所正式对外发布木兰语言”,到18日相关负责人“郑重道歉”,时间仅仅过去了3天。

一款号称“完全自主设计开发和实现”的国产编程语言,数日之后就被戳穿不过是把国外的Python语言“换了一张皮”而已,正是“眼看他吹泡泡,眼看他吹破了”。

编程语言虽然是高大上的东西,但是这个世界上并非只有说谎者一个人是内行。在千千万万个程序员面前,要把别人家的东西硬生生说成自己的发明创造,很难。

从这一点,我们也可以顺便领教一下开放的威力。如果一个说谎者只在自己的系统内部说谎,其中的决策者也愿意听到这样的谎言,那么说谎者是很有可能得逞的。

就像之前那些“师娘美”冒充论文发表领钱的闹剧一样,科研领域里也曾发生过把别人的芯片喷上自家的标志冒充原创从而获得项目资金的事情。但是,这些闹剧是不敢见光的,一旦发布出来,“皇帝没穿衣服”的事实马上就会被众多的监督者戳穿。“木兰”语言被“扒皮”,再一次见证了监督的威力。

从相关负责人的“情况说明”,不难看清这个事件的来龙去脉:中科院计算所员工创办了一家叫中科智芯的公司,这家公司开发了一种叫做“木兰”的少儿编程语言。在对外发布信息的时候,该员工把少儿编程语言夸大成面向智能物联的编程语言,把部分原创、部分基于Python二次开发的事实说成完全自主创新。也就是说,关于这个“木兰”语言,在事实和宣传之间加进了太多太多的水分,以至于引发了来自IT领域的强烈质疑。

也许这个团队本来没有打算吹太大的牛,否则也不会犯连原创者图标都照抄的错误。无奈还是内心里那个浮躁冲动的魔鬼没有被按捺住,所以自我表扬终究是越过了诚实的红线。

都知道少儿编程很热闹,但是在本质上它属于科普和趣味化“游戏”的范畴,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编程方面的创新。把少儿编程语言说成智能物联编程语言,更容易登堂入室。把部分原创吹嘘成完全自主创新,等于是几百倍、几千倍地放大了项目成果的价值和意义。说谎,实在太具有诱惑性了。

在芯片、操作系统、编程语言这些方面,我们太需要自主创新了。但是,自主创新所靠的只能是踏踏实实的苦干、长期的厚积薄发,说真话、办实事这样的大白话规则在科学领域也一样管用。吹牛造假的浮躁学风,不可能撑起自主创新的梦想,这一点毫无疑问。

只用3天时间,吹牛者就被戳穿,这样的结果令人欣慰。但是,吹牛者也需要为此付出代价,以警醒后来者。

(责任编辑:马树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