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网评:创新社会治理推动基层治理变革
我要纠错【字体: 默认 】【打印【关闭】
来源:法制网发布时间:2020-01-16 13:50:10

潘铎印

“接诉即办”既是城市管理智慧,也是解决民生问题的“金钥匙”。

北京市市长陈吉宁在今年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继续深化党建引领“吹哨报到”改革,完善“接诉即办”工作机制,依托12345市民服务热线,建立“热线十网格”为民服务模式,推动主动治理、未诉先办(1月15日中国政务网)。

在城市治理实践中,北京市创建了“接诉即办”工作机制。去年底,北京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表决通过《北京市街道办事处条例》,明确街道办事处的七项职权和七项职责,为基层减负的同时提供了多方面保障措施,“接诉即办”工作机制正式入法。可以说,“接诉即办”既是城市管理智慧,也是解决民生问题的“金钥匙”。

今年的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继续深化党建引领“吹哨报到”改革,发挥12345市民服务热线和网格化城市管理平台作用,推动主动治理、未诉先办。推动“接诉即办”向“未诉先办”延伸,旨在增强工作主动性,以政府各相关部门的主动履职尽责,从源头上减少群众诉求,将民生问题立足于超前解决,在未给群众带来不便时就解决。北京市推动主动治理,这种提前化解隐患、解决矛盾,将群众的企盼落实在前,将创新作为推动在前,提升群众获得感,为构建城市规范高效的基层治理体系的创新工作模式,值得推广,值得各地复制。

在当前的基层工作中,一般都是“有诉有办”,让人民群众反映的问题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推动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问题的解决,推动社会各项事业有序进行,促进社会和谐进步。进入新时代,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各级政府部门应坚持有限政府、责任政府、服务政府的管理理念,在履职过程中进一步延伸触角,提升监管或服务的灵敏度,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解群众所忧,维护民众利益,“抢答”民众诉求,用创新的精神,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道路上贡献出更多的智慧与力量。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让“未诉先办”推动基层治理变革。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方面,必须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各地各部门应努力推行网格化管理和服务,推动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向基层下移,大力建设推进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基层党员干部应牢记“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主动作为,积极作为,认真解决群众家门口的事、身边的事,心中装着人民群众,将“未诉先办”“接诉即办”转化为常态化工作,全力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

“未诉先办”就是要求未雨绸缪,提前作为、主动作为。基层党员干部要增强宗旨意识和敬业乐业精神,提高勤业精业能力,应多到社区走一走、转一转,主动发现、解决问题,从“被动接诉”走向“主动治理”, 把问题或矛盾解决于萌芽状态,让广大人民群众拥有更大的获得感、更多的幸福感。

(责任编辑:林楠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