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容不得半点松劲
我要纠错【字体: 默认 】【打印【关闭】
来源:经济日报发布时间:2019-10-15 09:13:32

周 琳 

三大攻坚战虽然初战告捷,但仍然有不少任务需要完成,今年正是“啃硬骨头”的关键期。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新的风险挑战,虽然金融风险取得阶段性缓释,市场各方仍须增强忧患意识,市场“出清”的过程尚未结束,要善于化危为机,办好自己的事。

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日前发表的《2019年上半年中国影子银行》研报显示,2019年上半年,我国广义影子银行资产缩减人民币近1.7万亿元,至人民币59.6万亿元,是2016年底以来的最低水平。在整体信贷扩张有所放缓背景下,今年以来,影子银行风险有所下降,A股总体走势平稳,股权质押风险得到初步控制,债券违约规模没有明显增加,银行整体风险在收敛。尽管如此,当前防风险的担子依然繁重,容不得半点马虎和闪失。

三大攻坚战虽然初战告捷,但仍然有不少任务需要完成,今年正是“啃硬骨头”的关键期。从金融市场风险释放的阶段看,目前市场顶着外部不利因素的压力,正在加速“排雷”出清。自2014年以来,监管部门先后提出打破刚性兑付、抑制资产泡沫、防控金融风险等政策。在一系列内外部因素作用下,影子银行风险、房地产泡沫风险得到明显控制,债券违约个案有所增加,违约类型多样化,P2P网络贷款备案整顿提速,部分违规私募基金被查处,第三方财富管理公司提前“爆雷”,少数中小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兑付问题加速解决……这些监管部门张弛有度的主动“排雷”事件表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新的风险挑战,虽然金融风险取得阶段性缓释,市场各方仍须增强忧患意识,市场“出清”的过程尚未结束,要善于化危为机,办好自己的事。

从市场定位和使命看,金融领域尤其是资本市场重要性提升,防风险需要投入更多精力,优化形成新的思路。新时代赋予了资本市场新的定位和使命。资本市场在金融运行中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要通过深化改革,打造一个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资本市场已不再是过去简单的要素市场、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而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联通千行百业,牵系千家万户,是一个兼具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特征的综合体,资本市场的稳定健康发展对于金融风险防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意义非凡。

从风险点的暴露类型看,目前防控金融风险的形势依然很严峻,金融业链条长,市场信息不对称,金融领域风险点多面广,新的风险点具有复杂性、突发性、传染性。今年以来,无论是违约债券数量,理财子公司“踩雷”数量,还是上市公司高管涉嫌违法违规的案例数量,与往年相比均未出现明显下降。违约类型不仅涉及民营企业,而且涉及合资企业、国有企业,甚至少数持牌金融机构也牵涉其中。要合理解决这些问题,不能孤立地“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要结合新发展理念、金融业发展规律以及服务实体经济的宗旨,强化服务意识,努力实现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统一。

一方面,要继续保持底线思维,绷紧防风险这根弦,增强忧患意识,把主动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放在更加重要位置,完善早识别、早预警、早发现、早处置的金融市场风险防控机制,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另一方面,要坚持稳定大局、统筹协调、分类施策、“精准拆弹”的工作方针,发挥监管合力,统一、协调、协同作战,对商业银行风险、股票质押、债券违约、私募基金及场外配资等重点领域的风险,坚决管住增量风险,有效化解存量风险。

归根结底,金融领域的“安全生产”永远没有“假期”,各方必须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加快金融领域改革开放,大力发展直接融资,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健康发展,保持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警钟长鸣。

(责任编辑:马树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