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准并不意味货币政策转向
我要纠错【字体: 默认 】【打印【关闭】
来源:经济日报发布时间:2019-09-10 10:42:00

董希淼

此次降准对市场而言是一个明显利好,但降准不意味着我国货币政策转向。对下一阶段的货币政策走向应有理性预期。下一阶段我国货币政策应兼顾内外、以我为主,在稳增长、防风险、调结构等多重目标中寻求平衡,货币政策仍需兼顾风险防范和结构优化。

9月6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9月16日全面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同时对仅在省级行政区域经营的城商行额外降准1个百分点。这是2019年第三次降准,但降准不意味着我国货币政策转向,下一阶段货币政策仍应坚持稳健基调,疏通传导机制,更注重结构性、市场化调节功能。

此次降准既在预期之中,又在意料之外。今年以来,我国内外部环境复杂多变,不确定性增强,经济下行压力有所增加。在这种情况下,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实施全面降准与定向降准,进一步释放流动性,有助于稳定市场信心和预期。此次降准释放长期资金约9000亿元。降准之后,金融机构将获得更多长期资金,资金成本进一步降低,有助于提升对实体经济服务的意愿和能力。

近日举行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及时运用普遍降准和定向降准等政策工具”。由此,市场普遍预期央行或在9月实施降准。但从时间点看,一般认为9月11日左右公布8月份金融数据之后,央行才会对是否降准、降准方式等作出决定。因此,9月6日央行宣布降准,从时机选择上看超出市场预期。而且,此次采取全面降准与定向降准双管齐下的方式,以及降幅都略超市场预期。

因此,此次降准对市场而言是一个明显利好。但对下一阶段的货币政策走向应有理性预期。我国货币政策工具丰富,操作空间较大,面对经济下行压力有充足的“弹药”应对,但降准不意味着货币政策从稳健转向宽松。

首先,从操作上看,此次降准与9月中旬税期形成对冲,如果再加上到期的中期借贷便利可能不再续作等因素,银行体系的流动性总量仍将保持基本稳定。虽然对城商行实施定向降准,但延后至10月15日和11月15日分两次实施,这有利于稳妥有序释放资金。

其次,从目的上看,此次降准主要是为了更好支持实体经济发展,降低社会融资实际成本。定向降准的目的在于促进城商行加大对小微、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而且仅在省级行政区域内经营的城商行才能享受定向降准,传递了城商行应回归本地的政策导向。

再次,从逻辑上看,此次降准是对“三档两优”存款准备金率政策框架的进一步优化。5月15日,央行将县域农商行从第二档调整到第三档,降准3个百分点;此次降准则是对处于第二档的城商行存款准备金率作出调整。由此,“三档两优”政策框架更趋合理。

在此次降准之前,8月25日央行将个人住房贷款利率的定价基准由基准利率转换为贷款市场报价(LPR),但实行“下限管理”。这主要是为了坚持“房住不炒”定位,防止在流动性合理充裕的情况下,向房地产市场发出错误信号。央行实施精准调控的良苦用心可见一斑。

总之,下一阶段我国货币政策应兼顾内外、以我为主,在稳增长、防风险、调结构等多重目标中寻求平衡,货币政策需兼顾风险防范和结构优化。从此次降准看,采取全面降准与定向降准组合方式,体现了结构性调节功能,也有助于防范金融风险。仅在省内经营的城商行往往资金实力较弱,对其实施定向降准,既可额外释放部分长期流动性,又能减轻负债压力并降低负债成本,进一步缓解流动性分层压力,缓解中小银行服务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的流动性约束和成本约束。

下一步,应通过宏观审慎评估(MPA)等手段,促使降准释放的流动性更精准地进入实体企业;以改革完善LPR形成机制为核心,推进和深化利率市场化;继续加大对金融机构正向激励,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真正实现从“宽货币”向“宽信用”转变。

(作者系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研究员)


(责任编辑:马树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