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卡世界500强 中国企业要更上层楼
我要纠错【字体: 默认 】【打印【关闭】
来源:北京青年报发布时间:2019-07-29 12:51:35

王辉耀

日前,《财富》杂志发布2019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中国企业有129家上榜,在数量上首次超过美国,表明中国企业在规模发展方面取得了突出进步。随着市场经济改革不断深入,中国企业未来发展需进一步提高创新力,从“大”企业真正成长为“强”企业。

1995年《财富》杂志发布第一份世界500强榜单时,中国上榜企业仅有3家,25年之后,中国企业上榜数量增至世界第一,这种跨越式增长速度令世界惊叹。不过,分析榜单数据不难发现,中国的世界500强企业虽然在数量上超过美国,但就经营质量而言,与美国企业仍有较大差距。

从产业结构来看,中国的新兴产业公司与美国相比,数量较少,盈利水平较低,面临着十分严峻的竞争。上榜企业中,中国企业多集中在重工业、传统金融业和房地产业,新兴行业上榜公司数量较少,排位也较靠后。特别是上榜的科技公司,与美国相比,虽呈现快速追赶态势,但仍有较大差距。前100强中,来自中国大陆的科技企业只有华为一家,居第61位,而美国苹果公司、亚马逊则高居第11位和第13位,微软也排在华为之前。

在盈利能力方面,中国上榜企业平均利润为35亿美元,与500强企业43亿美元的平均利润相比,差了近10亿美元。其中上榜的11家银行企业的利润占中国全部上榜企业利润总额的50%。如果不将银行企业纳入计算,中国上榜企业平均利润仅为19.3亿美元,美国上榜企业平均利润达52.8亿美元。这表明不少中国企业存在“虚胖”症状,一些企业在并购后规模显著提升,但核心竞争力并无明显提升。

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竞争力的科技企业中,上榜中国公司的盈利水平也在上榜美国企业之下。华为年利润为89.539亿美元,美国苹果公司年利润为595.31亿美元,约为华为的6.65倍。与华为排名紧邻的微软公司的年利润也达165.71亿美元,是华为的1.85倍。盈利能力的差距,表明中国科技企业仍需在创新方面做文章。在全球化竞争中,企业只有不断提高自我创新与创造的能力,才能不被淘汰。

除盈利能力外,中国企业的全球价值链参与度也存在不足。中国企业联合会和中国企业协会联合发布的2018中国100大跨国公司及跨国指数中,中国100大跨国公司的平均跨国指数为15.80%,低于全球100大跨国企业66.1%的水平。跨国指数低意味着中国企业尚未充分融入全球价值链,在全球范围内整合资源的能力较弱。全球100大跨国企业大多出现在世界500强榜单上,他们从全球招揽精英人才,通过国际分工降低生产成本,并将自己的产品和服务销售到世界各国。相较之下,中国企业的全球竞争力不足,对国内市场依存度太高,虽然有越来越多中国企业“走出去”,但是如何走稳、走好仍是一大难题。

在逆全球化潮流中,中国企业的全球化发展还面临着贸易保护主义带来的重重障碍,中国企业只有进一步推进创新目标,才能在激烈的全球竞争中迎难而上。

从宏观层面来看,深化改革开放是中国企业创新发展,提高全球竞争力的必要条件。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以来,中国企业有了更多的创新发展动力。随着互联网与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界限正在消失,中国企业要想取得一席之地,就需要参与全球竞争。为此应继续深化改革开放,创造更好的营商环境,让国内市场真正成为国际市场的一部分。通过自主创新,中国的高铁技术、5G通讯技术、航空航天技术等已经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中国企业已经拥有一定的自主研发能力,在此基础上,应继续深化改革开放,用竞争激发创新创造。

从微观层面来看,国际化人才对推动企业创新的作用更加显著。在中国企业“走出去”过程中,拥有国际化视野的人才能够帮助企业快速适应海外市场,做到产品本地化。如小米在短短九年内,从无到有并一举跻身世界500强,与其注重运用国际化人才的策略不可分割。小米创始之初,便邀请来自谷歌、微软等著名跨国企业大中华区的高级人才制定品牌战略;走向国际市场时,小米通过与当地人才合作,帮助品牌快速融入海外市场,进而让创新更加符合市场需求,提高产品竞争力。在全球化发展新阶段,更多的中国企业应面向全球招揽英才,用全球智慧推动中国创新。

此外,中国企业应对“走出去”过程中的种种挑战,需要更多国际自由贸易协定的帮助。过去十八年中,WTO为中国企业进行跨国贸易提供了更优惠的关税,并在中国企业遭遇不合理非关税壁垒时,积极维护其正当利益。中国如果能更多地获得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亚太地区自由贸易协定(FTAAP)、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等贸易协定的帮助,中国企业的全球化发展将更加顺利,发展质量将进一步提高。

世界500强榜单上,中国企业数量从少到多、排名从低到高,是中国企业逐渐融入、引领世界市场的生动见证。在经济全球化新阶段,中国要以开放推动公平竞争,以竞争激发创新活力,推动中国企业从大规模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

(作者系全球化智库(CCG)主任)

(责任编辑:马树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