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入外资“鲇鱼”激活理财市场
我要纠错【字体: 默认 】【打印【关闭】
来源:深圳特区报发布时间:2019-07-22 10:54:28

李长安

规范我国的理财市场,除了加强监管外,引进外资、强化市场竞争也是一条必经之路。因为外资金融机构进入后,由此产生的“鲇鱼效应”将有利于提高国内理财公司的管理水平。

近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办公室按照“宜快不宜慢、宜早不宜迟”的原则,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的11项举措。这些举措涉及银行、保险、券商、基金、期货、信用评级等多个领域,其中有两条与理财公司相关,分别是鼓励境外金融机构参与设立、投资入股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以及允许境外资产管理机构与中资银行或保险公司的子公司合资设立由外方控股的理财公司。

近些年来,我国的理财市场出现了高速发展的态势。据统计,到2018年末,我国银行非保本理财产品达到4.8万只,存续余额更是高达22.04万亿元。由于银行存款利率水平整体不高,许多民众将银行存款转移到理财市场当中,导致了银行存款不断下降、理财市场却日渐火爆的局面。面对理财市场这块巨大蛋糕,国外金融机构进入的意愿自然十分迫切。不过,由于政策的限制,目前的中国理财市场基本上还是由国内金融机构所经营。

2018年4月,央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联合发布《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即“资管新规”)后,我国的理财市场开始步入了正规化、法制化管理的轨道。与此同时,理财市场对外开放的步伐也逐渐加快。2018年12月出台的《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就明确规定:“银行理财子公司可以由商业银行全资设立,也可以与境内外金融机构、境内非金融企业共同出资设立。”

截至目前,至少有32家国内银行发布公告拟成立理财子公司。其中,建设银行、工商银行、交通银行、中国银行已经获得了开业批准,另外有光大银行、宁波银行等多家银行获得筹建批复。值得注意的是,大多数银行都提到了将在适当的时机引进战略投资者。在理财市场进一步对外开放的背景下,可以相信,引进国外战略投资者应该会成为大多数金融机构的选择。

不过,虽然我国的理财市场发展迅速,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漏洞。比如有的理财公司内部治理结构不科学,信息披露不完整,理财产品设计不规范等等。这不仅使得理财公司自身声誉受损,还容易使广大民众陷入欺诈陷阱。而规范我国的理财市场,除了加强监管外,引进外资、强化市场竞争也是一条必经之路。因为外资金融机构进入后,由此产生的“鲇鱼效应”将有利于提高国内理财公司的管理水平。

此次允许境外金融机构参股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甚至可成立由其控股的理财公司,有利于引进国际先进的资管实践和专业经验,促进我国资产管理业及资本市场稳健发展。同时,现有中资银行和保险公司资管子公司可以与参股的外方理财公司形成互补,适度错位发展。和外资股东合资成立外资控股理财公司,对银行研发理财产品是一个利好,外资的引入对理财产品的定位以及投向有很大的帮助,对于建立健全合规的风险控制体系也大有裨益。

当然,对于广大民众来说,在购买理财产品时将会有更多的选择。而内外资理财公司也将在公平的市场竞争中,通过给予投资者更多更稳定的回报来获得客户的青睐。

(作者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林楠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