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揽英才不只是让小镇青年回乡购房
我要纠错【字体: 默认 】【打印【关闭】
来源:中国青年报发布时间:2019-02-21 09:40:22

熊志

受一线城市房价挤压,退而选择在二三线城市甚至家乡县城购房的年轻人,并不在少数。类似的返乡置业现象,成为历年春节的固定话题,那些楼盘销售处、中介机构也乐意在阖家团圆的日子里照常营业,接待这些短暂停留的北漂来客。这种现象,一度带动了低线城市的楼市升温。

不过,今年都市青年返乡置业现象明显出现降温趋势。有数据显示,1月28日至2月10日春节前后的两周里,某研究中心监测的百城数据中,三四线城市成交量同比跌幅达23%。过去熙熙攘攘的售楼处,如今门庭冷落,曾经发红包才能获得咨询机会的置业顾问,开始主动联系返乡置业群体。

春节返乡置业降温,很难说究竟是阶段性的现象,还是一个新趋势的开始。宏观地看,鉴于北上广深等地的薪酬水平和房价压力,在一线城市打拼,在二三四等低线城市购房的需求会长期存在。加上产业迁移和中西部人口回流的大趋势,会有越来越多的漂泊就业者,在攒足购房资金后回到家乡,回到当地的重点城市,开始压力更小、更有品质的生活。

过去几年来,春节返乡置业成为潮流。这一方面源于大城市生活压力对年轻人构成的挤压,另一方面是低线城市的崛起。四通八达的高铁网络,密集开工的地铁建设等,提升了小城市生活的便利程度。但在这类大趋势之下,也有一些值得警惕的现象。

返乡置业的虚火甚至蔓延到小县城,便是问题的重要表现。去年春节期间,一篇《小县城的楼市狂欢,是对乡村中产的致命收割》引发了广泛的讨论。作者立足家乡县城,对房价虚高的亲身观察,估计很多人都身有体会。

小县城包括一些低线城市,土地供应量和购房需求的比值,要远远高于大城市,它能够成为返乡置业的重要场景,和资本的介入脱不开干系。其背后则是调控的松弛,比如在固定资产投资中,为了短期的政绩考虑,仍有部分地区将大量资金投向房地产,而非公共服务;在土地供应上,将城市边界不断拓展,缺少和实际人口总量相匹配的规划思路。

为资本添柴加火,通过土地财政获益,类似短期的功利思维,的确能够在返乡置业浪潮中给地方经济注入一针强心剂,但去库存将成为不可回避的后续风险。

而且,对那些返乡置业者来说,与用地、住房紧张的大城市不同,小城市的人口总量和实际刚需要小很多,房子脱手难度更高。一旦低线城市的泡沫被戳破,他们在北上广深辛苦积攒的购房资金,将会被牢牢套进去,成为被收割的“接盘侠”。

春节返乡置业的降温,在某种程度上也说明,楼市虚火假象被认清后,一哄而上的状态逐渐让位于理性的观望。返乡的购房者变得越来越谨慎,这无疑是好事。哪怕他们将房子买在家乡城市,大部分人在春节过后,还是会候鸟式地回到北上广,再打拼几年,因为低线城市未必能够提供足够的就业机会。

返乡置业造成的职住分离,不可避免地留下一堆空置房。所以,眼下二线城市发起的抢人大战如火如荼,一些三四线城市也拿出各种补贴招揽英才,不只要让漂泊者回家购房,还要让他们留在本地就业,将人口红利的蛋糕做到最大。

从这个角度看,更应该警惕楼市的虚火,避免对返乡置业群体的一次性收割,要区分真实的购房需求和投资炒作。与此同时,在产业布局和公共服务水平上修炼内功。如果房价脱离正轨,和地方的就业机会和工资水平严重不匹配,哪怕抢来了人,最终也不会留得住。庞大的库存压力和楼市泡沫,终究会给地方经济埋下隐患。

(责任编辑:杨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