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更多“李云龙式”干部脱颖而出
我要纠错【字体: 默认 】【打印【关闭】
来源:北京日报发布时间:2019-02-20 12:35:40

项堃

新春开年后,上海、吉林、黑龙江等多地相继召开干部动员会议,全力以赴为今年工作开好头。其中,山东提出要大胆使用“李云龙式”干部。这一新颖表述引发舆论热议,其承载的用人导向与现实考量,很值得说道说道。

作为电视剧《亮剑》中的主人公,李云龙的形象可谓深入人心。他缺点不少——不拘小节、离经叛道、容易冲动,身上带着些许“匪气”。但优点也很突出——重情重义、勇敢无畏、头脑灵活,在战场上常常能出奇制胜。所谓“李云龙式”干部想必与此神似。在工作中,他们敢啃“硬骨头”、敢涉“深水区”,但可能说话太直、脾气太犟,甚至时而冒犯领导;他们敢于“吃螃蟹”、常常不按陈规办事,但可能在探索中遭遇挫折、栽了跟头,甚至落个费力不讨好的名声。尽管有些“毁誉参半”的意味,但有一点毋庸置疑,那就是此类干部敢闯敢干。

近些年,不论是中央,还是地方,都反复对党员干部提出“敢担当、善作为”的要求。反观现实,“李云龙式”干部也确实在增多,但与发展需要相比,数量还是明显不足。特别是当前,改革发展面临着诸多新情况。从任务上看,容易的、皆大欢喜的改革已经完成,剩下的都是触动既得利益、既有格局的深层变革;从方法上看,很多过去屡试不爽的老办法已经过了“有效期”,与时俱进地创新方法成为工作的必需;从形势上看,机遇不等人,问题不等人,时间不等人。在这样的节骨眼儿上,只有改才有出路,只有闯才有活路。因而,我们呼吁党员干部不做“太平官”“守成派”,要多学“李云龙”“李达康”。

那么,究竟该如何培养“李云龙式”干部?换言之,如何培厚土壤、营造环境,才能让“李云龙式”干部加速涌现?

不妨从《亮剑》中找找灵感。李云龙之所以能够脱颖而出,有几个显而易见的因素。比如,组织的信任为李云龙发挥个人才能创造了条件。现实中,政府部门在呼唤改革闯将的同时,是否大刀阔斧地砍掉了繁文缛节,给足了党员干部自主动作的空间?比如,足够的宽容让李云龙的奇思妙想有了付诸现实的可能。党员干部在摸着石头过河时,难免磕磕绊绊甚至摔跤呛水,现行的容错机制能否给人以最大宽容?比如,赏罚分明给李云龙屡打胜仗提供了巨大动力。而许多基层干部在“5+2”“白+黑”地忙碌后,是否得到了应有的回报?仔细想来,每个问题背后恐怕都涉及一系列现实掣肘。能否在体制机制上予以突破,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李云龙式”干部的多寡。

令人欣慰的是,配套改革正在跟进。中办去年就印发《意见》,提出建立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我们衷心希望这些政策和意见能够落到实处,唯有把“规划图”变成“施工图”,才能让担当者勤政敢为,让改革者一往无前。

(责任编辑:林楠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