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状元之死”
我要纠错【字体: 默认 】【打印【关闭】
来源:南方日报发布时间:2019-02-01 09:00:00

编者按 从1月29日晚开始,《一个出身寒门的状元之死》在朋友圈刷屏,但因文章出现时间错乱、违背常识等问题,很快就遭到质疑,并被平台删除。30日下午,文章发布者回应称,文章不是新闻报道,而是非虚构写作,并坚称故事的背景、核心事件绝对真实;而发布平台方回应称,文章发布账号违反了《即时通信工具公众信息服务发展管理暂行规定》,已被禁言60天。

这篇文章何以引发这么大的舆论关注?其中有没有一些自媒体“爆款”的“套路”?除了批评,还有没有不同的声音?……我们从众多叮咚快评留言中择取了一些代表性观点,在此集纳,一并呈现。


一整年“爆款”推文的绝好总结

《一个出身寒门的状元之死》,标题本身就是去年一整年“爆款”推文的绝好总结:寒门(阶层壁垒)、状元(优等生、名牌大学)、死亡(英年早逝的年轻人)。

定位轰炸之精准,简直字字见血!

有人说:“即便这是假的又有什么关系?这篇文章能感动我就够了。”确实,如果是小说,对一些读者依然有一定的可读性,但它的“刺激性”“杀伤力”,公众覆盖面和引发的震动级别必然要大打折扣。

想象一下,什么“北大毕业生送外卖”“24岁月入5万元胃癌晚期”“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如果完全是基于杜撰的传播和营销手段,还能刷屏吗?它们不过是一次次证明:贩卖焦虑、煽动反思、渲染悲情,是要靠“真实性”背书的。没有背书,怎么带得动话题和流量?

说到真实性,这个故事当中种种“细节”实在是太“凑巧”了:“消失”多年的老同学,猝然离世,留给朋友们的回忆“碰巧”都是他“不改初衷”的种种“证据”。一句话,有艺术加工成分,不丢人,就跟用了人工色素、添加剂一样,要在食品成分表上注明,不能乱吹“零添加”“全天然”。当然,如果原材料根本就是假的,就没那么简单了。(郭珊)


为什么网友眼里常含泪水?

睡觉前朋友圈一片出离感动,睡醒后一片出离愤怒,真的是相当黑色幽默的一天。但在指责作者之余,也要扣问一下:为什么网友眼里常含泪水?

回头再看许多网友的转发词,几乎无一例外摘取了文章中部分“金句”,许多人复制得一模一样。待舆论反转后,不少人却解释说“其实我也没看完,只不过大家都在转”。是啊,自从有了复制粘贴、一键转发,还有什么比这更便捷、更廉价、更能在最短时间内向所有认识的人,展现“我是一个有同情心、关注社会热点、善良的、高尚的人”呢?

朋友圈“爆款”文章,很少是通过直接订阅打开的读者而刷屏的,往往需要通过多次的转发来发酵、升温、炒爆。懂得制造“爆款”的团队,常常会在文章里植入满足转发者内心“优越感”“表现自我”的小种子。转发不一定代表认真阅读,也不一定代表真的赞同和理解,许多时候就是通过这样的一个动作,为自己在朋友圈贴上一张标签、建立一种人设。

由此,便不难理解为什么眼泪和情感那么廉价好骗了,因为很多人,也想通过一种最廉价的转发,立起自己的flag。(梁燕)


我为什么一点都不愤怒?

《状元之死》短时间内占领朋友圈,并引出了正反两方的不同解读。

这里面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那就是起初网络传言这是某团队运作的新号,所以关注更多、骂声也更多。但如果不是该团队做的,还会引起这么广泛的关注吗?网友是在反对作者,还是在反对这篇文章欺骗了读者的感情?这些问题也是值得探讨的。

这篇文章,我是认真看过的,并和朋友讨论了许久。在我看来,故事是很好看的,和当下的很多现实很接近。一个多元的世界,每个人都有自己观察问题的角度,包括作者本人。

我读的时候不知道是哪个团队写的,也没有看到打“非虚构”标签,我只是当小说读的,所以一点都不愤怒,也没有感觉被欺骗。(张蜀梅)


“爆款”背后的利益驱动

《状元之死》的制造模式,带有一定的普遍性。

近年来,不少自媒体大V制造的一些所谓“爆款”,在经历短暂蹿红后,迅即被指出内容失实,这样的反转已经成为网络世界的“高发事件”。

这些自媒体大V为何乐此不疲制造“爆款”,背后可以看到涌动着利益的暗流。简单来说,就是打赏驱动和流量变现之下的价值观偏离和不择手段。

支持对优质原创内容进行打赏,但对那些内容虚假、贩卖焦虑、煽动情感、洗稿炒作的“爆款”,不仅不应该进行打赏,相反还要引入惩戒。这是依法加强新兴媒体管理的应有之义。

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网络空间更加清朗,让正能量更强劲、主旋律更高昂。(达海军)


自媒体“爆款”应有表达边界

凡是读过这篇文章的人,估计都会有一个大致相似的印象,那就是它讲述了一个“寒门之子”的理想人格与现实生存剧烈冲突,其中充满了“寒门”“状元”等鲜明标签,以及作为第三方的“我们”与主角的“他”的强烈反差,凸显了坚守理想人格的生存之艰。讲情怀、宣示理想人格,并不可鄙,但文章传达了什么、如何传达的,应该有所克制,即表达边界。

作者抛出“非虚构”之说,大意是只要核心事件准确,似乎有创作成分无伤大雅。但没有解释清楚的是,对一篇洋洋洒洒的成文来说,核心事件是哪些,占了多少部分呢?对读者而言,它到底是小说呢,还是一篇记述一个人经历和感受的文章呢?

我们可以把它当小说看,但作为小说,比这个故事精彩的实在太多,倘若一开始就注明经过演绎,也许未必会吸引人关注转发;作为记述文章,倘若要传达某些情怀、理想,那么把一个真实的悲剧故事发挥渲染,是否尊重当事人?又能传达什么情怀呢?

“对读者怀着敬畏”从来都不是靠说来实现的,恐怕既要实事求是又要让大家感受得到才是。(巴扎黑)

(责任编辑:林楠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