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统计数据与民众感受更合拍
我要纠错【字体: 默认 】【打印【关闭】
来源:北京日报发布时间:2019-01-31 10:30:00

范荣

连日来,“月入2000元就是中等收入”的话题火了。在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8年全国时间利用调查公报》中,月收入在2000-5000元间的人群被划分为中等收入组。数据一经发布,旋即引发质疑,很多网友反问:“这点钱养活自己都费劲,怎么就成了中等收入群体?”

毫无疑问,处于舆论暴风眼的,就是“中等收入群体”一词。一听到这个词,许多人脑海中即刻浮现出一幅富足安逸的生活画面:有房有车、闲暇度假,而这种状态,显然与绝大多数“月入2000元”的人们的真实生活相去甚远,引发争议实属意料之中。然而,从国家统计局的后续回应中可知,此“中等收入组”并非所谓“中产阶级”,更不等同于“中等收入群体”,而是统计学上最常见的“中间收入组”的概念,与一般意义上的收入群体划分标准没有丝毫关系。直到这时,不少人才恍然大悟,原来这场纷争在很大程度上是统计术语在传播中被误读惹的祸。

概念偏误引发一场风波,折射出老百姓对统计数字的敏感心态。这些年,每每有统计数据发布,特别是居民收入、平均工资、物价指数、失业率等关乎个人生活体验的民生指标,舆论向来不乏种种吐槽,“不可信”“被平均”“拖后腿”之声不绝于耳。统计数据与居民感受屡有隔阂,到底是谁出了偏差?客观来说,统计是通过专业方法采集样本进而对总体特征做出的概括性描述,且不说很多专业术语有一定理解门槛,老百姓的个体差异也无法一一囊括其中,地域、年龄、职业、偏好等不尽相同,主观感受自然相去甚远。再加之统计口径不同、样本权重有异,数据的参考意义、代表价值就更容易打折扣。如此种种,都让统计数据与个体感受存在相当误差,这也是统计这门学科的“内生性不完美”。

“数据感受差”无法避免,但若偏离过大则会出现各种问题,加剧老百姓的不信任感。这里头,尤其要求有关部门学会与公众打交道,让出台的统计数据与民众感受更加贴合。就好比这次,如果相关部门更加掌握社会大众话语体系、关照到当下舆情特点,一开始就将可能引起误会和联想的“中等收入”概念择除,而不是机械地按统计学口径将“中间收入组”一说了之,或许至少同步将概念解释清楚,就不会有后面的风波了。当然,统计数据与表达方式的科学化只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脚踏实地改善民生福祉。说到底,人们对数据的吐槽,背后更多地还是对提高生活水平的诉求,是对过上更好生活的向往。这样的百姓心声,必须重视。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让统计数字与民众感受更合拍,需要不断完善统计与发布工作,更要不断提升民众幸福感。只有将“办好实事”和“做好沟通”兼顾好,才不会出现“牢骚声中看数据”的尴尬。

(责任编辑:林楠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