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收入群体扩大意味着什么
我要纠错【字体: 默认 】【打印【关闭】
来源:环球时报发布时间:2019-01-25 09:45:00

穆光宗

据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近日介绍,中国拥有全球规模最大、最具成长性的中等收入群体,2017年已经超过4亿人,2018年还会增加。

收入水平及其在人群中的分布是衡量一国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的基础性指标。那么,什么是“中等收入群体”?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测算标准,一个典型的三口之家年收入落在10万元到50万元之间就属中等收入家庭。当然,迄今国内外学术界对中等收入群体的定义尚无共识,也没有统一标准。如按世界银行的标准来看,中等收入标准为成年人年收入3650-36500美元,按照1:6.5的汇率计算,约合2.3725万-23.725万元人民币。

进一步地,中等收入群体的扩大意味着什么呢?

首先,这个群体的产生和形成是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巨大成就。它证明了“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以及人口大国在脱贫致富道路上,在提高国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方面,在增强人民的安全感、获得感和幸福感方面迈出的坚实步伐。

其次,4亿中等收入群体是社会稳定的中流砥柱。国际上比较重视中产阶层的社会稳定作用,中产阶层的巩固和扩大被认为是正向的社会人口变迁。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中等收入群体基本上可以说是衣食无忧的小康人口,他们已经解决好温饱问题,从而提出更高层次的个体发展、生命自由、生活幸福等诉求。中等收入群体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经济自由,他们会用良好的经济条件去实现更美好的生活目标。

再次,中等收入群体的扩大将为经济繁荣保驾护航。4亿中等收入群体身上蕴藏着巨大的经济能量,是市场内需扩大极其重要的推力,是购房买车、休闲旅游、商品和服务消费的主力军,是缓和经济下行的消费动力,是持续经济繁荣和高质量发展的有力保障。

第四,中等收入群体的扩大将为人口优化提供助力。中等收入群体绝大多数是三口之家,中国文化重视亲子关系甚至以此为轴心,所以望子成龙心态非常普遍。家庭经济条件的改善使得家庭教育投资得到持续的加强,相比低收入家庭,中等收入家庭的新生代人口智力优化具备明显投资优势。

然而,事物总是具有两面性,中等收入群体的“扩大”可以说喜中有忧。无疑,即便是中等收入群体,根据目前的定义,群体内部也存在着贫富差异,如果月入2000元也可以进入中等收入群体,太宽泛的定义会使一个概念失去可信的强大解释力。因此,宜采取更严格的标准来界定中等收入群体,避免对这个巨大群体中的“贫困群体”缺乏应有的敏感性。中等收入群体这一概念理应拒绝“隐性贫困人口”。其实,中等收入群体中的低收入人口过得还是挺艰难的,不论是实际收入还是生活压力都难以让他们感受到生活的轻松、乐趣和尊严。

未来的努力方向是,厘清中等收入群体的概念边界,让真正意义上的中等收入群体与中产阶层融合,承担起相应社会责任,使之成为推动社会总体可持续发展的人口力量。一是杜绝奢侈性、炫耀性和愚昧性消费,倡导绿色消费、理性消费、适度消费,在可持续消费文化旗帜下,消费行为方式与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建设能很好地契合;二是倡导将钱花在刀刃上、莫以善小而不为的大众慈善文化,在中等收入群体中塑造扶贫济困、舍我其谁的社会责任。一方面可以提升中等收入群体的精神品质、生活质量和个体幸福感,另一方面可以增进社会和谐度、团结度和整合度。  

(作者是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教授)

(责任编辑:林楠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