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两弹一星”精神专题研讨会在红光沟举行

2024-04-15 09:16:37 来源:法治日报 -标准+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廉颖婷 通讯员 成楠

4月12日,在第九个“中国航天日”来临之际,“两弹一星”精神专题研讨会暨全国钱学森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联合体授牌仪式在红光沟航天六院旧址举行。

4月12日恰逢世界航天日,来自全国各地200多名与会领导嘉宾通过深入交流和思想碰撞,进一步推动“两弹一星”精神和钱学森科学家精神传承与发展,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航天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不懈努力。

本次会议由国防科工局新闻中心、陕西省国防科工办、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党群工作部指导,航天科技集团六院和凤县县委、县政府承办,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航天科技集团一院、五院、九院、国际交流中心,宝鸡市委、市政府,四川两弹一星干部学院协办。

航天科技集团六院院长王万军在致辞中表示,“两弹一星”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创造的红色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航天系统精神的重要内容,更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面对新时代赋予我们的新使命,我们要准确把握“两弹一星”精神的深刻内涵,大力传承弘扬“两弹一星”精神,为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新的贡献。后续,我们将对标更高的建设目标,在更高的平台上,赓续红色基因,继承光荣传统,把新时代弘扬“两弹一星”精神、钱学森科学家精神、持续建好用好教育基地与推动液体动力高质量发展相结合,持续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全面加快经营模式转型,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新型工业化建设,把红光沟航天精神文化区打造成一个坚定文化自信,体现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弘扬“两弹一星”精神、钱学森科学家精神的文化名片和精神高地。

与会领导表示,红光沟航天六院旧址,是在大三线建设时期,在陕西省布局建设的唯一的中国三线导弹液体火箭发动机研制基地,打造了性能卓越、稳定可靠的航天动力,创造了彪炳航天史册的成就,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它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赓续红色基因、用好红色资源等一系列重要论述的具体举措;是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和集团公司关于推动国家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的一系列部署要求,充分发挥红光沟三线旧址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引领作用,推动国防科技工业军工文化建设的实践成果。后续,希望航天六院要更好发挥红光沟航天精神文化区的示范带动作用,不断将红光沟打造成为一流的爱国主义教育、科学家精神教育和航天精神教育的重要阵地,汇聚起传承“两弹一星”精神的磅礴力量,为实现液体动力高质量发展、支撑航天强国建设和世界一流军队建设,为助力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研讨会上,航天科技集团一院、五院、六院和四川两弹一星干部学院4个单位领导专家,围绕“两弹一星”精神历史内涵、时代价值和新时代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等内容作了专题报告。会议还举办了为红光沟航天精神文化区“全国钱学森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联合体会员单位”授牌揭牌,举行了《剑指苍穹——钱学森的航天传奇》赠书仪式,航天老专家代表向青年职工代表授予“‘两弹一星’精神永放光芒”的旗帜。

本次活动,与会领导嘉宾还为红光沟航天精神文化区“中国三线导弹液体火箭发动机研制基地”纪念墙碑揭幕。

1964年,国防部五院一分院全面筹划在三线地区建设我国大型液体火箭发动机研制基地,由211厂、179厂援建7103厂,101站援建165站,13所援建16所、7107厂,11所整体搬迁等。067基地(航天六院前身)创业者从首都北京等地义无反顾来到红光沟艰苦创业,在短时间内建成让世人惊叹的中国三线导弹液体火箭发动机研制基地,为中国航天事业和国防现代化建设作出突出贡。在红光沟三线创业发展的28年期间,广大干部职工克服难以想象的工作与生活困难,经历3次特大洪水泥石流,用智慧和忠诚,甚至是鲜血和生命铺就了中国航天强国之路,铸就了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丰碑,研制成功高质量远程导弹火箭发动机、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发动机,为“两弹一星”“八年四弹”、载人航天、探月工程为代表的国家重点型号任务提供了可靠动力。

“中国三线导弹液体火箭发动机研制基地”纪念墙碑的落成,其目的就是要永远铭记以老一代液体动力创业者“两弹一星”为代表的航天重大工程所作出的突出贡献,大力传承弘扬“两弹一星”精神,接过新时代“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的接力棒。

编辑:廉颖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