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空天先锋”为新质战斗力插上翅膀

记空军航空兵某旅飞行一大队

2024-02-07 07:35:00 来源:法治日报 -标准+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廉颖婷 通讯员 迟玉光 张浩

在空军航空兵某旅飞行一大队营区,矗立着一块巨石,上面刻着12个遒劲大字:敢打必胜、敢为人先、敢于担当。“‘敢’字石,象征着大队官兵做顶天立地人、干开拓创新事的价值追求。”该大队杨俊成说。

图为新时代意气风发的空军“王海大队”飞行员。李吉光 摄

这是一支在抗美援朝战场上成长起来的英雄团队。1951年10月,大队组建刚满一年,飞行员人均飞行时间只有几十小时,便飞赴抗美援朝战场。在大队长王海带领下,凭借“空中拼刺刀”精神,击落击伤敌机29架,在空战中创下“15:0”辉煌战绩,打出“王海大队”的威名。

70多年来,“王海大队”不畏强敌,飞出一条条崭新的战斗航迹。今年1月,大队所在旅被空军表彰为“空天先锋”。

赓续传统 磨砺刀锋

该旅荣誉史馆前,战斗英雄王海曾驾驶过的米格-15原型机直刺苍穹,机身上9颗红星格外夺目。“先辈们空中拼杀的战斗画面,深深印刻在大队一代代传人脑海中。他们把机身上的闪闪红星,作为奋飞高飞的精神标识,锻造锐利刀锋。”杨俊成说。

探索形成飞行训练大纲规范,率先创建新机人才储备基地,蹚开航空兵部队训练模式改革新路……这是“王海大队”5次率先改装新机的发展历史。

图为空军“王海大队”飞行员驾驶歼-20战机编队起飞。王鸿飞 摄

“在我们这支英雄的部队,必须时刻保持勇于拼搏进取的战斗姿态。”“王海大队”彭克帅说,改装歼-20后,大队结合改装历程,深入讨论交流“打仗为什么、换装干什么、打赢靠什么”。大队飞行员谈到,作为空军首批改装歼-20的作战部队,肩负着先行探路的重大责任,绝不能辜负党和人民的信任重托。

“王海大队”深知,只有敢于争当科技创新运用的推动者和实践者,才能为新质战斗力插上腾飞的翅膀。一次,大队几名飞行员听说一家机构研究出一套空战模拟系统,他们专程前往拜访,并向旅里提出引进建议。

这套系统引进后,大队专门组织了一场指挥能力推演验证。如何展开战前总体筹划、如何准确把握作战重心、如何识变应变科学用兵——平时驾驶单机执行战术任务的飞行员坐上指挥席位,这些难题他们要一一面对。

图为空军王海大队飞行员驾驶歼-20战机滑向起飞线,准备升空训练。师勇进 摄

对抗一开始就非常惨烈。红蓝双方陆续出现重大战损,总体兵力损失过半。仅持续了50分钟,对抗就被导演部临时叫停。复盘反思会上,一个个问题浮出水面:用兵预案只准备了一套,根本不够用;局面复杂时,指挥班子反应有些滞后……

当时,运用智能化手段组织指挥对抗推演,在该旅还是新生事物。“推演有效提升了飞行员作战意图把握、体系兵力协同、编组临机指挥等能力。”“王海大队”飞行员说。

从单机思维到体系思维,从实兵对抗到人机交战,“王海大队”既当出题者、又当答题人。他们率先展开低气象、长航时、下半夜、大机群空战等高难课目训练,力求低空飞到最低、载荷飞到最大、实弹打到边界、远海飞到尽远。

图为空军“王海大队”编队飞行。师勇进 摄

空中加油训练中,他们从摸索空中一次加油,到实现空中多次加油,飞行员不断挑战生理心理极限,歼-20持续制空作战时间被一次次突破。如今,空中加油成为该大队基础普训课目,由他们总结的一套成熟空中加油模式在兄弟部队推广。

近年来,空军部队迎来新机改装热潮,新质战斗力建设进入加速期,飞行骨干数量需求增大、培养进程加快。“王海大队”按照上级部署,在全空军展开人才裂变模式探索。

搏击长空 履行使命

新时代的“王海大队”,始终是空中战场的制胜先锋。他们敢于亮剑长空,时刻与强敌过招,有力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

2016年,“王海大队”飞行员驾机与轰-6K编队飞越宫古海峡。面对外军机袭扰,大队飞行员依案果断处置,将其驱离。

2017年,“王海大队”飞行员驾机与轰-6K编队前出日本海,飞越对马海峡。返航途中,坚决驱离企图挑衅的外军机。

图为空军王海大队飞行员进行空战机动。蔡伟 摄

一次,某外军机不顾我方多次警告,向我领空抵近。大队飞行员李德兵立即指挥编队展开战斗队形,驾驶战机直接迎头对向外军机。10公里、5公里……外国军机快速做出急转规避动作飞走了。

当祖国需要时,“王海大队”总能拼尽全力。某天,“王海大队”执行完驻训任务正在组织返场归建,看到本场战机接续升空,敏锐察觉到当面海空一定有情况。无需动员,飞行员刚一落地,就拎着头盔由训转战,投入新的战斗准备。

“那次的场面令人动容,就像当年飞赴抗美援朝战场参战一样。”时任大队教导员回忆道。

学习致胜 勇当先锋

时间总是不够用,这是“王海大队”飞行员的共同感受。大家每天都在不停学习,营区内外飞行员都步履匆匆。

飞行员严毅恒刚加入“王海大队”时,对这里的快节奏一时难以适应。成千上万分析不完的飞参数据,摞得厚厚翻阅不完的作战资料,接踵而至研究不完的攻关课题,让他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

图为空军“王海大队”飞行员进行陌生空域训练。张伟 摄

随着融入大队时间越来越长、了解大队历史越来越多,他渐渐明白:在这支英雄的团队,永不停歇是工作生活的常态,也是一以贯之的姿态。

学以致胜,是“王海大队”的传家宝。抗美援朝战场上,几乎没有空战经验的他们,凭借“在战争中学习战争”,打败了强大敌人。王海在回忆录中写道:“刚装备米格-15飞机,大家都不熟悉,战术战法也不了解;为了战斗的胜利,大家学习完就上飞机,下了飞机就研究,晚上熄了灯,还有同志站在凳子上、利用走廊灯光学航理。”

凭借强大的学习力,飞行员王磊一次次向飞行极限发起挑战,被表彰为“全军军事训练先进个人”。飞行员汤书杳深钻细研装备弹药,成为当时最年轻的“金飞镖”得主。飞行员王立是空军“金头盔”和“金飞镖”双项获得者,被空军授予“矢志打赢先锋飞行员”荣誉称号,荣获空军“空天勇士”重大贡献奖……

图为空军王海大队”飞行员进行空战战术复盘研究。师勇进 摄

歼-20作战体系构成复杂,涉及众多学科领域,没有深厚的知识基础无法驾轻就熟。“王海大队”运用工程化思维,对歼-20作战任务、技术性能、作战指标等进行“理解—分析—解构”,最终形成“能力需求—指标级别—训练方法”垂直解构体系。

翻阅“王海大队”飞行员一摞摞的学习成果,既是日积月累的厚度,更是学战研战的深度。

每周一次的“威龙讲坛”,“王海大队”飞行员是主讲人。虽然只有短短十几分钟,但每次都能刮起一阵“头脑风暴”。从态势感知到信息对抗,从空战对抗到协同作战,从技术运用到前沿探索,内容知识涉及提升战斗力的各个领域,大家把最新学习成果拿出来交流碰撞,先后助力完成数十项军事任务,攻关形成系列战术战法成果。

“无论战争形态怎样演变,人对武器的学习掌握始终是制胜重要因素。”这是“王海大队”在战争准备中得来的深刻认知。

编辑:廉颖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