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忠诚守护的地方〡武警辽宁总队锦州支队执勤四大队凌海中队:在新时代强军事业中不断成长

2024-01-05 16:32:04 来源:法治日报 -标准+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廉颖婷

武警辽宁总队锦州支队执勤四大队凌海中队历经75年风雨、9次调整改编,始终赓续弘扬“官兵团结”的传家宝,赋予新内涵、新动能,让老传统在新时代迸发新活力,为推动中队建设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有了“官兵团结”这个传家宝,武警凌海中队始终保持正确的建队方向,团结出战斗力,极大激发了官兵集体荣誉感。这些年,中队圆满完成多项重大任务和日复一日的执勤任务;有了“官兵团结”这个传家宝,中队内部风清气正、心齐劲足,实现小事不出党小组、大事不出党支部、矛盾问题不上交。

图为官兵在烈士纪念碑前宣誓。

从武警凌海中队到训练场原本是一条低洼不平的小土路,2013年夏天的一个周末,官兵们把路铺平,用鹅卵石摆出“团结连”三个字,“团结路”也慢慢在中队叫响。如今,忠诚石、三互树、团结路、奋进廊已成为中队开展群众性自我教育的重要载体。

这些年,武警凌海中队党支部坚持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回应新关切、探索新形式、总结新经验、拓展新话语,在保持“官兵团结”内核的基础上,形成“把连队当家建、把战友当亲人”的建队育人理念。

图为“三互”小组开展文化活动。

武警凌海中队官兵常说,荣誉在大家心中比生命还要珍贵。近年来,中队官兵多次在各类评比竞赛中摘金夺银,在团结路上先后走出党的十五大代表李贺、武警辽宁总队士官标兵王阿南、“深知兵、真爱兵”模范马健、“强军先锋”刘明昊等先进个人。

在武警凌海中队有一个人人传颂的温暖故事。新疆籍战士斯兰别克有一天心事重重,向班长借钱又不愿说出原因。中队干部通过与斯兰别克家人联系,了解到其父生病住院,家里正四处筹钱。中队第一时间为他申请特困补助,官兵自愿为其捐款。“大家就是我的亲人,像阿爸阿妈一样温暖”。斯兰别克感动地说。

图为中队组织四百米障碍训练。

在武警凌海中队,官兵们把外出叫“出门”,把归队叫“回家”,老兵退役,大家都叮嘱常“回家”看看。退役老兵给中队打电话,也经常问“咱家现在咋样了”。中队图书阅览室没有借书卡,无需提醒归还,没有一本书破旧丢失,还经常多出来不少书;无论是老营区还是新营房,炊事班下水道从来没堵过;营区里杂物有人捡、东西损坏有人修、遇到问题有人管。

图为“回家”老兵赠予珍贵照片。

武警凌海中队官兵们有一个共识:在部队做优秀军人,到社会当优秀公民;在部队能建功立业,到社会能艰苦创业。

战士刘威龙刚到武警凌海中队时,对中队生活不适应,工作拖拉,训练怕苦,班长张权主动把他要到自己班。训练时,刘威龙脚上磨出大水泡,行动不便,张权每天为他送饭、换药消毒,慢慢地刘威龙就像换了个人,工作积极了,训练也刻苦了,还主动帮助其他战友。退役返回大学后,刘威龙全票当选团支部书记、被评为大连市优秀大学生、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2019年还获得全国民航服务技能大赛一等奖。每年八一建军节,他都会回到中队和战友一起过节。用他的话说,是中队改变了他的人生。

图为中队组织处突演练。

2018年编制体制调整后,武警凌海中队给每名官兵分配一个专属编号牌,正面镶嵌个人照片和基本信息,背面记录着他们在中队的故事和荣誉。编号牌虽小,但中队会永远记住每位“家人”的贡献和付出,“家人”们走得再远也能找到出发的原点,找到忠诚守护的地方。

图为中队开展刺杀训练。

官兵们不仅是武警凌海中队光辉历史的讲述者,也是党的创新理论的传播者。2020年以来,中队官兵自发组成“红肩章”宣讲队,作为武警锦州支队特色文化品牌,培养理论宣讲员15人,为2000余人巡讲。他们充分发挥驻地红色资源优势,通过红色讲解员到辽沈战役纪念馆义务讲解、开展英雄城市英雄兵故事会、邀请抗美援朝老兵讲传统等形式,感悟革命先辈意志品质,激发官兵投身强军实践的内在动力。

图为开展向党旗宣誓活动。

这些年,武警凌海中队党支部战斗堡垒坚强过硬,党员干部站排头、走前列,团结引领全体官兵成为一块坚硬的钢铁。中队经受了抗洪抢险、执勤处突等急难险重任务锤炼,在新时代强军事业中不断成长。

(图片拍摄:王兆伦)

编辑:廉颖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