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最美新时代革命军人〡李阳:无人机部队的探路先锋

记空军航空兵某团无人机大队大队长李阳

2023-08-10 08:39:02 来源:法治日报
分享:
-标准+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廉颖婷 通讯员 邓栋之 李飞龙

空军航空兵某团无人机大队大队长李阳的成长轨迹,与无人机奋飞的航迹深度契合。

身为全军首支察打一体无人机部队一员,李阳经历了换装改装、融入体系、任务淬炼等重重考验。“我们是天空之眼,是尖刀利刃,是探路先锋。”李阳这样定义自己的使命责任。

图为李阳与无人机合影。余红春 摄

李阳以优异成绩招飞入伍,在航校表现出色。毕业时在飞多种机型或改地面参谋多种选择中,他毅然选择了飞无人机。

从飞有人机到飞无人机,一字之差天壤之别。驾驶歼击机是用身心去感知飞行态势,操控无人机是用大脑去构建战场。隔着屏幕、隔着数据、隔着千里,要处理信息传输的延时,实现人机合一,新手往往有一种失控感。

李阳从无人机装备理论学起,从基本操作练起,技战术水平提高很快,不到两年就完成两型无人机改装。

他常对飞行员说:“飞无人机讲究心眼相通,只有用心飞,才能飞得好。”

然而,“飞得好”还不够,必须要“打得赢”。大队主动扩大联训“朋友圈”,上门请教、请兵联训,与歼击机、预警机、地导、雷达、远火协同训练,学会用不同视角看问题。

在一场多机型合同战术训练中,承担侦察任务的李阳配合一架歼轰机对目标实施打击。弹药从机翼下倾泻而出,可目标并未被完全消灭。

正当众人遗憾之际,没想到上级命令无人机立即补充打击。紧急受命,李阳操控无人机迅速调转航向,建立攻击航线,发射导弹精准“补刀”,将目标彻底摧毁。

图为李阳为新飞行员讲解飞机性能。余红春 摄

来不及庆祝,回到大队后,李阳对无人机“预先侦察—监视回传—效果评估—补充打击”全流程使用机制进行了完善。

那年,李阳奉命执行某项精准打击试验任务。由于地形和气象影响,对飞机和弹药性能把握提出更高要求。为了打得精准,他对地形地貌做了深入研究,不仅查阅相关资料,还深入一线进行靶场勘测,完善数据信息,制定相应战术战法。

任务中,李阳和搭档邓亚书密切配合,操控飞机爬升到指定高度,优选阵位、细致搜索、锁定目标,抓住转瞬即逝的发射窗口,精准命中目标。

打击完成后,李阳再次和战友深入靶场,顶着烈日绕靶场走了几个来回,在关键点位逐一记录目标特征、标定航路点等信息。

带着鲜活资料回到驻地,李阳第一时间与任务规划组展开协同。经过精细计算,多个行动细节敲定,一些可能出现的特情也预置了处置方案。

这次任务,创造了在高空临界值发射导弹、地照小目标精准打击两项纪录,验证了该型无人机某复杂地域打击高价值目标的实战能力。

“无人机是新质力量,就是要重新定义战场,打破条条框框,敢想敢干。”这是李阳对创新的理解。

图为李阳与特战小队协同作战研究。

一次联合演习,李阳伴随掩护地面特战队员拔点行动,眼睁睁看着他们接收信息延迟。事后复盘发现,侦察情报传回指挥所,再通报前方特战队员,兜了一大圈,不仅传输链条拉长了,而且容易造成信息损失。“要是我们能实时看到你们看到的就好了。”那名特战队员说。

“为什么不想办法实现无人机与一线班排的信息通联?”李阳跟踪了解发现,这项工作需要反复协同试验。

“没人做,我们就要靠上去做,创新就是要敢想敢做。”李阳向团党委汇报了想法,得到支持后,又联络陆军相关单位和工厂,大家携手推进打破信息壁垒。

不久后,该通联功能得到开发运用,某型无人机空中侦察画面可实时回传地面特战队员。特战队员不仅能够呼唤打击,而且长了一双“天眼”,跳出二维看战场。

查看大队人员花名册,一组数据引起了记者注意:平均年龄不到30岁。

为了将这支年轻团队锻造成一流的察打一体无人机尖刀队伍,李阳和团队一起科学制定人才发展路径,分层级、分类别选拔人才,为每个专业、每个分队、每个人设计关键目标和考核标准,规范各类人员能力标准,使相关专业培养周期缩短一半。

一边要执行大项任务、一边要带教新员,李阳和战友们研究形成“战中训”组训方法,通过活用地面训练资源、巧用战训转换时机、主用战训任务平台,形成“操控—运用—作战”能力进阶。他们创新训练模式、提高人才培养效益,多名新员在任务中成长成才,不仅提前半年完成改装任务,而且能立即执行重要任务。

“遇到特情险情,李阳从不慌张,有他在大家心里就有底。”与李阳并肩战斗多年的余瑞超说,李阳对无人机飞行可能遇到的特情进行了系统研究,通过“一个特情一专题”的办法,优化形成数十条特情处置流程。

“战场上各种复杂局面都有可能出现,只有平时考虑充分,战时才能从容应对。”李阳说。

编辑:廉颖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