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一本期刊见证军事法治黄金时代

《中国军法》创刊30周年

2022-12-28 15:01:41 来源:法治日报 作者: -标准+


□本报记者 廉颖婷

□本报通讯员 苗鹏 肖健


今年是《中国军法》创刊30周年。作为全国全军唯一一份军事法治综合期刊,《中国军法》自1992年创刊以来,就与依法治军时代潮流同频共振,充分发挥主流期刊的引领作用,坚持普及法律知识、传播法治理念、弘扬法治文化,成为军事法治宣传、教育、研究的重要阵地和响亮品牌。

回望30年发展历程,《中国军法》承办单位国防大学政治学院西安校区主任胡卫平感慨地说:“《中国军法》的历史,就是军事法治宣传教育的历史、繁荣军事法学研究的历史、服务依法治军的历史。如今,她已深扎在部队土壤中,根植于官兵心底。”

图为官兵们阅读《中国军法》杂志。李政 摄

传播军事法治理念

法治宣传教育是法治建设的一项长期性、基础性工作。创刊以来,《中国军法》始终以强烈的政治担当、历史担当,把用科学理论武装官兵、教育官兵作为法治宣传教育的首要任务,聚焦研究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尽力展现法治理论的独特魅力,提高军事法治宣传教育的理论品位。

创刊时,《中国军法》由中央军委法制局主管、中国法学会军事法学研究会主办。从那时起,该刊就把政治性、权威性要求压紧压实。每当新的军事法规出台,他们就从全军遴选专家阐释解读;刊物宣传的先进单位和个人,他们严格把关优中选优。30年来,这样的高标准、严要求毫不放松,“军法人物”“军法文苑”“军法先锋”等栏目宣传的涉军维权“信阳模式”“一片痴心育英才”的李昂教授、“剑胆琴心总相宜”的毛国辉教授、“一生难割军法情”的姜秀元司长等一大批典型,都成为广大官兵信仰法治的榜样。该刊介绍的“党委依法决策、机关依法指导、部队依法行动、官兵依法履职”新经验,宣传军地携手构建涉军维权长效机制的好做法,创新性、可借鉴性都很强,受到基层单位好评。

图为《中国军法》读者座谈会。

进入新时代,《中国军法》是宣传国家法律法规和军队条令条例的重要阵地,也是宣传贯彻依法治军战略的重要窗口。党的二十大刚闭幕,该刊编辑部便迅速组织采编人员策划选题,开设“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专栏,并组织担任教学任务的编辑采取线上线下的方式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近期,《中国军法》编辑部已派出6人(次)参与到这项工作中,受教育官兵达5000余人。

《中国军法》总编辑傅达林说:“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紧紧围绕大力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贯彻依法治军战略等重大主题,既开辟专栏设置专题,又深入部队宣讲阐释,为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引向深入发挥了重要作用。”

繁荣军事法学研究

创刊之初,《中国军法》就将“繁荣军事法学”确定为办刊宗旨。时至今日,“繁荣军事法学”仍是其永恒不变的初心。

繁荣军事法学,重在加强理论研究。《中国军法》持续搭建开展依法治军理论研究的平台,一篇又一篇理论研究文章不断深化广大官兵对依法治军的理论认识。在依法治军由治军方针逐步上升为治军战略的30年发展历程中,《中国军法》起了重要的理论助推和思想传播作用,可以说是依法治军理论研究的“扩音器”和理论研究成果的“转化器”。

图为《中国军法》读者座谈会。

《中国军法》创刊以来的30年,是我国法治发展的辉煌时期,也是军事法治发展的黄金时代。随着全面依法治国不断推进,军事法治理论在实践中不断发展成熟。为此,该刊先后策划了“新时代依法治军从严治军”“新时代军事法学教育创新发展”“建党百年历程中的军事法治”等选题,展现了我们党领导军事法治建设的伟大历程,突出了军事法学研究在不同阶段面临的新课题新任务,发挥了理论引领的重要作用。

“军事法学”是《中国军法》的品牌栏目。从创刊号起,肖凤城就担任“军事法学”栏目的责任编辑,一连做了22年。在他眼里,这棵理论之树之所以根深叶茂,得益于编辑部的精心呵护。

为了填补杂志缺乏重大稿件的空白,该刊历任总编、副总编及编辑都亲自操笔上阵。特别是《中国军法》2016年转由国防大学政治学院西安校区承办后,该刊充分发挥军事法学人才集聚的优势,从总编辑到编辑,人人搞研究、个个写文章,走出一条专家办刊的路子。作为军事法学领域权威专家,由傅达林撰写的《法治是建设世界一流军队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军事法治道路的形成与发展》等理论文章,深受读者好评。

图为改版后的《中国军法》。

除了“军事法学”栏目外,《中国军法》还开设了“特稿”“主题研讨”“名家说法”等栏目,深入发掘军事法治的学理基础、理论支撑,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系统解读中国特色军事法治体系的丰富内涵、发展规律和实践要求。

备战打仗是军队的根本职能,为备战打仗鼓与呼是军事期刊的分内之事。30年来,《中国军法》准确定位、找准战位,刊发的《联合作战法规制度体系构建问题刍议》《武装冲突法国内适用研究》等理论文章,很好地服务于部队建设。国防大学政治学院西安校区政委曾爱国说:“《中国军法》姓军为战,在强军兴军的伟大历程中,将一如既往地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依法治军提供理论支撑。”

助力法治军营建设

法治宣传既要有深度、有厚度,还要有温度。30年来,《中国军法》自觉承担起聚兵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坚持官兵主体地位,生动鲜活地讲好军法故事,推动军事政策制度深入人心,彰显法治的力量与温度。

《中国军法》从创刊起就推出“普法园地”栏目,抓住基层建设与官兵生活中的点滴小事,以案说理、以事析理,引导官兵深刻认识小故事、小案例背后的大道理,拉近与官兵的距离。“法治讲堂”“维权实录”“警示录”等栏目以案释法,既有正面引导、又有反面警示,既分析问题原因、又传授维权方式,让官兵感到亲切自然,真正达到润物无声的目的。

图为《中国军法》送法下基层活动。

竭诚为官兵提供法律帮助,是《中国军法》的应尽之职。该刊通过“律师信箱”、门户网站等平台,将解答涉法问题、法治宣传教育、法律援助服务等功能融为一体,开展涉法问题咨询答疑、协调涉军维权等活动,着力提高普法创新实践的针对性实效性。

某部四级军士长小储家里的承包地被当地政府征收,却没有拿到土地补偿款。小储一纸诉状将村民委员会告上法庭,不料一审败诉。正当小储茫然无助时,他看到《中国军法》“律师信箱”栏目刊登的咨询案例与他家里的情况很相似,于是,他给编辑部打电话寻求帮助。

时任该刊副总编张建田凭借多年负责“律师信箱”栏目的经验,为小储提供法律咨询,并在该栏目中就此类问题专门撰稿作出解答。经过努力,小储最终拿到77846元土地补偿款。小储一家给《中国军法》写来感谢信,并寄送了“心系官兵、排忧解难”的锦旗。这样的故事,在该刊编辑部不胜枚举。

图为《中国军法》读者座谈会。

30年来,《中国军法》编辑人员先后参与“送法下基层”授课辅导300余次,受教育官兵数万人;办理官兵涉法事务、法律咨询服务1200多件(次);接听基层官兵来电法律咨询3000多人(次),处理网上网下法律咨询近万条。创刊以来,杂志先后有8名编辑人员被评为全国普法先进个人。如今,《中国军法》已真正成为基层官兵依法维权的良师益友、排忧解难的法律窗口,在服务官兵、助力法治军营建设方面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图片除署名外由《中国军法》杂志提供)

编辑:廉颖婷

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