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海军青岛特勤疗养中心

重塑体系,为一线官兵“加油”

2022-09-16 16:35:51 来源:解放军报 作者: -标准+


■王祉 陈运鹏 姜维


将服务保障重心向战斗力一线倾斜

潜艇声呐兵庄炜军刚刚晋升下士军衔,紧接着又迎来一个“惊喜”——他被列入其所在艇员队的“年度疗养计划”,随后前往海军青岛特勤疗养中心参加特勤疗养。

这是庄炜军第一次参加特勤疗养。曾几何时,在这位一线战斗员眼中,疗养是一项“可遇不可求”的福利。在前往海军青岛特勤疗养中心的路上,庄炜军还有些不敢相信。

“我们就是要将服务保障重心,向战斗力一线倾斜。”艇员队领导介绍,近年来海军部队担负战备巡逻、实战化训练任务日益频繁。一份调研报告显示,潜艇官兵每年平均出海超过200天。

越是训练任务重,越是需要科学的身心修养。新修订的《军队疗养工作暂行规定》,对作战部队疗养计划落实提出了刚性要求,落实疗养制度不仅关乎官兵权益,更关系到部队战斗力建设。

今天在作战部队,疗养人员推选需依据个人表现、立功受奖、服役年限等情况综合考量。“以前,我们这个艇员队只有一个疗养名额,从去年起一下子增加至七八个。这次疗养上级推荐我参加,跟我一起来的除了一名营职干部,其余战友都是一线战士。”庄炜军说。

疗养保障的范围正在扩大。今年因为执行重大卫勤保障任务,海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文职人员高倩,收到参加特勤疗养的通知,这让她既感到意外,更让她备受鼓舞。

海军青岛特勤疗养中心提供的一份疗养调查清单显示:特勤疗养、康复疗养、专项疗养任务增加;疗养员中一线军队人员的比重明显提升。

海军青岛特勤疗养中心领导说,新规定立起鲜明导向,越来越多基层官兵走进疗养院,享受这一福利。

疗养不是“卸甲”,而是进一步与战斗力对表“加油”

海训结束,海军特战队员蓝利再次拨通了海军青岛特勤疗养中心专家杨昕的电话,自豪地向她的“心理导师”展示这份被汗水浸透的荣誉——“火蓝刀锋”匕首。

那次,在海军陆战队某旅女兵队组织的心理筛查中,一份数据报告引起了杨昕的注意:中尉蓝利的心理测试分值显示异常。

在蓝利参加特勤疗养期间,杨昕一有时间就去找蓝利散步聊天,运用认知行为疗法,潜移默化中帮助蓝利分析认知误区、梳理情绪。一次敞开心扉的交流过后,平时很少流泪的蓝利抱着杨昕泪流满面。

这次疗养过程中,配合各类心理康复训练,蓝利的情绪状况大为改观。海军青岛特勤疗养中心领导告诉笔者:“疗养不是‘卸甲’,而是进一步与战斗力对表‘加油’,半个月的疗养,既是身心上的健康呵护,也是一次体能、技能的全面提升。”

根据疗养训练计划,疗养员一周3天的体能训练时间雷打不动,其他训练内容根据个体情况科学设置。

在体训师带领下,疗养员参训需要完成体能、肌肉力量、核心稳定肌群等训练。针对不同类型人员,他们利用“速度灵敏度评估训练系统”“数字化体姿与功能评估系统”设置针对性训练,全面监测他们的体能和心理情况。

“如今的疗养不再是吃好、喝好、玩好,而是练好、训好、心理状态好。”体训师王伟忠说,疗养结束后,他们会组织健康综合鉴定,把疗养员恢复、再生和提高战斗力,作为衡量疗养效果的标准。

战斗力“加油站”,有了专业“加油员”

再次走进海军青岛特勤疗养中心,北部战区海军航空兵某团特级飞行员武文说,特勤疗养正在成为他的战斗力“加油站”。

“战斗力的提升,需要专业的‘加油员’。”武文向笔者讲述了他的个人经历。一次夜间巡逻,武文持续跟踪识别的目标突然消失了。当时的情况,令这位经验丰富的特级飞行员,百思不得其解。此次疗养,武文参加了航疗科专家汪瑞平的专业授课,这个疑问得到了解决。

该中心感官生理训练科主任陈贵,带领团队研究夜视生理现象,探索总结出夜视生理训练路子,帮助飞行人员熟悉掌握夜间观察目标和夜视镜使用方法。

今年4月,该中心还紧跟海军转型发展,开展“海军夜视生理现象模拟体验”等新内容训练。来自海军飞行部队的数百名飞行员、领航员、搜救员齐聚一堂,学习夜视生理及特殊现象,体验夜视近视模拟、夜视盲点等课目训练。

“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该中心领导介绍,陈贵只是专业“加油员”群体的一个缩影。如今,他们拥有高级技术职称医护人员70余名,研究生导师6名;多个科技创新团队,遍布各大学科,形成以高职称专家领衔、中青年技术骨干为主体,结构合理、梯次分明的医学科技创新人才队伍。

疗养方案单独订制,精确保障才能打胜仗

紧紧握着该中心中医科主任马群的手,海军航空大学教员徐祎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去年6月,徐祎通过健康服务协作机制,协调进入该中心接受康复治疗。入院时,他刚刚完成“右跟骨创伤性骨折”手术,只能拄双拐步行。

针对徐祎的情况,马群带领康复团队,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突出针刺穴位等中医治疗手段,为其疏通经络。伤口愈合后,他还特地为徐祎安排了水中肢体功能等训练。

翻阅徐祎的疗养方案发现,针对疗养员职业特点和个人情况,该中心为其量身订制个性化食谱。“疗养员一餐吃什么、吃多少都是科学。”马群介绍,他们使用自主研发的“营养智慧餐饮系统”,严格规定疗养员每餐饭的食物、营养标准,疗养员可以熟悉掌握当日菜谱,还能实现“按量取食”。

近年来,该中心拓展保障模式和优质服务举措,完善体检鉴定、健康管理、航空生理训练等流程规范,滚动修订《优质服务工作核心规范》,制订《重点疗养员服务保障指导手册》,助力疗养服务高质高效。

翻开疗养员名册,笔者注意到,经过科学系统的专属训练,一位位飞行员翱翔蓝天、潜水员重返深海、技术专家重返实验室,一线官兵重返战位。

“军队疗养工作紧跟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保障模式由健康维护型向能力促进型转变。”海军青岛特勤疗养中心领导说,让疗养服务聚焦一线岗位、一线官兵,着力构建全新的战斗力保障体系,任重道远。

编辑:廉颖婷

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