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冲在前干在先的基层“党代表”

记空降兵某旅合成机步二营政治教导员余海龙

2022-08-11 09:33:16 来源:法治日报 作者: -标准+


□本报记者 陈丽平

□本报见习记者 韩潇

漠北上空,战机轰鸣。空降演习任务中,一名政治干部高空跳伞带头跳、进攻敌阵带头冲,他就是空降兵某旅合成机步二营政治教导员余海龙。

作为黄继光英雄精神的传人,余海龙主动把强军使命扛在肩上,立起新时代优秀政治干部标杆。

红色基因的“传承人”

余海龙深知,想把红色基因传承好,自己就要先学一步。这些年,余海龙坚持带头用心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及时与官兵分享所学所悟,个人先后发表理论研究文章50余篇,2018年作为军委首批“理论服务走基层”小组成员,赴全军各基层单位宣讲答疑50余场次。

只有“懂理”才能“讲理”,只有“讲理”才能“服人”。对余海龙来说,播撒真理的阳光、把红色基因融入官兵血脉,是第一要务。

刚入伍的朱建磊不敢跳伞,余海龙找他谈心。带着他一起蹲离机、跳垫子、上平台、拉吊环……800米高空跳伞,黄灯亮起,余海龙向朱建磊伸出大拇指:“跟着我,跳!”说完,余海龙率先从舱门跳下。在余海龙的鼓励下,朱建磊在一次次任务中脱颖而出,先后获得旅“兵王”和军群众性比武金牌,荣立两次三等功。

“第一只是合格,过硬才是标准,想要军旅闪光,首先要学会负重前行……”在余海龙教育引导下,有着思想疙瘩的大学生士兵刘涛坚定意志,适应了快节奏生活和大强度训练,干劲越来越足,在连队比武中夺得多项冠军,被评为“四有优秀士兵”。

2019年入伍的战士郑德达是在读研究生,分到黄继光连后,因年龄偏大,这让他在去留问题上徘徊不定。余海龙了解情况后,第一时间帮他分析,鼓励他考学提干,并专门安排干部对他进行辅导。如今,郑德达已经如愿考上军校,成为一名“准军官”。

近年来,余海龙广泛开展“红色基因代代传”“英雄讲坛”故事会、“功臣入英雄谱”等活动,坚持以情带兵,创新开展互学、互帮、互教活动,培养出以“地震男孩”程强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官兵,单位先后有26名战士考学提干、51人立功、84人入党。

攻坚克难的“主心骨”

这些年,余海龙始终把战斗力建设放在单位建设的中心位置,带领官兵在转型发展中攻坚克难。

“笔杆子、枪杆子都硬,政治干部的腰杆子才硬。”作为一线带兵人,余海龙努力学军事、学科技、学指挥,率先在空降兵部队成为“两个行家里手”。

2015年军委临机战备拉动,余海龙顶着极端恶劣天气带领官兵远程投送至1500公里外的陌生地域;高原实战化训练中,面对高海拔恶劣环境,他组建“党委炮班”,带头组织主战装备试训攻关,完成一项项急难险重任务。

2020年初夏,空降兵首批新型轮式装甲车列装二营。进入新起点,挑战随之而来。

余海龙清楚,新型战车战斗力生成,对二营每名官兵来说都是考验。为尽快转变官兵训练理念,余海龙坚持走在探索轮式装甲车训练的前列。初学新装备没有教案,他就带着研究团队搜集陆军装甲部队训练资料,围着厂家专业人员学理论。不到一个月,团队就啃下了这块硬骨头。

鄂北山区的夏季烈日炎炎,余海龙白天铆在战车里,身上的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到了晚上,他仍不停歇,和骨干坐在一起辨析训练方法,总结训练经验。很快,余海龙和训练骨干就探索出了“人车分训练技能、以车为主练指挥、人车协同练战术”的组训路子。

一次更换战车轮胎训练,“00后”车组向余海龙所在的干部车组发起了比拼。只见余海龙拿起撬杠、扳手现场一路飞奔,拧螺丝、卸轮胎,一套动作下来,只用了15分钟,稳居参赛小组第一,旁边的对手纷纷称赞。

去年9月,上级机关对余海龙所带的二营进行验收检查,余海龙带领全营实现合成营首次全要素空中进入,从天而降的伞兵驾驭新型战车驰骋辽阔“战场”,来得疾、突得快、打得猛,有效提升了空降合成营作战能力。“飞行军”再添“风火轮”,凝成了空降兵又一支“尖刀铁拳”。

言传身教的“领头雁”

“做政治工作要靠模范带头,言传身教是最好的思想政治工作。”这是余海龙记在理论笔记上的一句话,同时也深深地记在他的心里。

在余海龙看来,作为基层“党代表”,一言一行都是官兵的风向标,只有自己万事冲在前、干在先,大家才会真服气。

天色昏暗,黑云压城。10多辆运输车打开双闪如长龙般疾速行驶在高速公路,坐在车头的余海龙此时只有一个想法:抓紧赶到湖北麻城阎家河固堤抢险,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注意力集中,看清路况,再提点速。”余海龙不断提醒司机。很快,车队赶到了堤坝塌方点。按照之前的抢险计划分配好任务,余海龙安排官兵把写有“黄继光”名字的红旗,插到了大堤最险处,自己也来到了固堤抢险的最前沿。

“早一分钟堵住管涌,人民群众的安危就多一分保障。”心系堤坝下游近两万名群众安危,余海龙鼓励大家克服困难,坚持奋战。

“困了累了,就想想黄继光老班长扑向敌人机枪的场景。摆在我们面前的是凶猛洪水,背后保护的是人民群众,我们不能退缩……”简短的动员,让抗洪官兵重新振作。

最终,历经29小时的连续奋战,余海龙带领全营300名官兵成功堵住管涌,保护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只要跟着他干,大家浑身就有使不完的劲儿,就没有完成不了的任务。”曾与余海龙一起工作生活近10年的三级军士长何小斌说:“无论担任指导员还是教导员,任务面前,他总是身先士卒,第一个上,为大家树起了榜样。”

编辑:廉颖婷

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