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未来战场的信息化建设尖兵

记西部战区联合参谋部某局处长王道彬

2022-08-08 10:44:59 来源:法治日报 作者: -标准+


□本报记者 陈丽平

□本报见习记者 韩潇

□本报通讯员 杨晓波 曾涛

“一网打尽陆情、空情等诸情态势,让联合作战指挥有了可靠支撑!”近日,一名指挥员观摩联合作战演习现场后,连连赞叹。

参演的空中战机、地面火炮、装甲车、坦克和各作战群队、单兵等信息态势,随着演练进程在战区联合作战指挥中心的指挥系统屏幕上同步生成、一览无余。

让战场上的“千军万马”随时联得通、叫得应、看得见,正是西部战区联合参谋部某局处长王道彬一直深耕的信息化建设专业领域,也是他入伍22年来矢志奋斗的强军事业。

联合作战“明白人”

2019年6月,王道彬受命参加某联合作战指挥系统研发。这个系统涉及指挥信息系统定制研发、战场信息网络构建、武器装备平台加改装等多个领域,建设任务非常艰巨。

在战区大力支持下,王道彬和同事们从沈阳、北京、南京、西安等7省9地,协调军地近400余名通信、系统等领域专家教授、技术人员赴演训一线集中攻关。

为满足特战队员增强移动通信能力的需求,厂家技术人员拿出的设计方案增加了20多斤穿戴设备。“上战场背这么多东西,还怎么打仗?”三级军士长李建辉看完方案后,急得跳了起来。

“这可不只是单纯地开发软件,你首先得弄明白联合作战指挥体系、作战编成等,才能搞清楚作战需求对系统支撑的要求是什么。”王道彬反思到,要让技术人员充分理解部队作战需求。

作为牵头组织者,光有信息通信专业基础远远不够,还得精通各类武器装备、深谙联合作战指挥等。从联合作战理论到军兵种知识,从武器装备基本性能到不同地形、海拔参数指标变化,必须点滴积累、逐门研析、系统归纳。

为此,王道彬充分发挥自身熟悉联合作战的知识优势,积极当好任务部队与技术人员之间的沟通桥梁,通过给他们讲解联合作战过程,观摩部队训练演习,带领技术人员背着设备穿峡谷、爬山头,千方百计地让他们真切感知战场态势,了解作战需求。

一名技术人员在全程参加部队演练后感慨:“终于理解了你们要求‘装备要轻、软件要强、要集成、要好维护’的意义了。”

最终,历时7个多月集中攻关,王道彬将需求方的“指挥语言”翻译成供给方能够理解的“技术语言”,精准提报符合联合作战特点的417项功能需求,为系统功能开发打下坚实基础。

信息通信“急先锋”

通信是军队的神经、首长的耳目,被誉为“科学的千里眼,顺风耳”,其技术水平高低,往往影响到战争的胜负。

为了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精确到点”的战场信息网络体系,王道彬带领团队积极探索信息网络构建新体系、创新信息系统运用新模式、研究作战信息编成新方法,白天在指挥所和训练场之间来回奔波协调,晚上挑灯夜战研究攻关。

“战场上,通不通糊弄不了,行不行立马见效。”王道彬说,随着近年来战争形态和作战方式的巨大变革,“算法战”“混合战争”“网络中心战”等新的战争形态和作战理论层出不穷,对军队信息通信建设也提出更高要求。

为找到“打赢明天战争”的答案,王道彬积极从战争中学习战争。每年他都会担纲一两个重大作战问题研究。

为了研究外军某军事行动中的指挥通联问题,他从互联网上查找资料,阅读了国内外几乎所有公开发表的相关文献,并反复向院校专家教授咨询。前后历时两个多月,多次推翻重来,反复修改数十稿……最终,王道彬根据研究成果,对我军网络信息体系构建、指挥信息系统运用、信息安全“保底”等方面提出了大量具有重大战略价值的建议。

信息融合“拓荒者”

一直以来,如何解决基于网络信息体系的联合战场态势整合、生成问题,统一战场态势是一个难题。面对困难,王道彬坚定地说:“打仗的事,再硬的骨头也要啃,再难的险滩也要闯!”

王道彬带领团队紧前组织网络信息体系攻关,升级改造现有武器装备,开展作战运用专攻精练。其间,解决单兵和单个武器平台信息融合共享问题,成为他们在攻关过程中遇到的一个“拦路虎”。

面对困扰,王道彬在反复思考中闪过一个大胆想法:“能不能将某新型装备控制终端采集到的信号直接接入指挥信息系统服务设备?”这个想法刚提出来,就有团队成员质疑:“这事可从来没人这样干过,数据能不能引接成功?”

所有开创性工作都不容易,正因为难才有价值。王道彬决定试一试。于是,他带领团队积极开展风险评估,反复咨询相关部门意见,最终获得研究的“许可证”。

由于两种设备数据接口不同,相关数据无法读取。王道彬随即与装备生产厂家对接沟通,专门开发软件用于转化数据,修改数据读取协议等。最终,这个“拦路虎”被成功解决,单兵、单个武器平台信息叠加到态势图上,实现多个态势融合生成“一张图”。

战场是检验需求成果的试金石和显影剂。那段时间,迎接王道彬和团队成员们的是一场又一场检验性演习。他们自上而下构建起指挥信息体系,逐场景、逐链路组织检验演示。最终,该研究成果通过战场检验,让“中军帐”里的“千里眼”看得更远、“顺风耳”听得更清。

(图片拍摄:曾涛

编辑:廉颖婷

审核: